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施者有福

2012-03-06 23:01:39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3月5日快到了,供职一家生活类报纸的朋友小赵央求我报个乐善好施方面的料给他,他说,据此写成稿子,一来能完成上头安排的任务;二来能弘扬雷锋精神。这可是个好事。我思忖,他说的有道理,遂向他介绍了与我居住在相邻社区的和老,一位72岁高龄的军休干部。和老行善20多年,不求一分报酬。朋友听我简介,觉得这个“料”含金量高,当即约我一同采访。
  和老的全名叫和积钧,云南纳西族人,说普通话,性格外向。古来稀的年纪了,精神依然矍铄,走起路来利利索索,思维也很敏捷。和老见到我时,还与以前一样,握着我的手,满脸微笑地夸我:“老从报上读你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带劲。”其实,我心理很明白,和老是鼓励我罢了。和老刚开始惯例似的夸我,我忙不迭抽出手来,给了他一个标准的谢礼,和老猛地立正抬手还了一个礼给我。俺俩一来二去的举动,逗笑了小赵。他小声对我说;“和老军退20多年还保持着军人的气度,真不简单。”
  和老18岁当的兵,从军30多年学了一身汽车修理、电器修理,以及车床、钳工操作等等的好“武艺”。和老说:“进了部队,年轻呀,虽没上什么学,鼓捣个机械维修啥的,看两眼就八九不离十啦,机械修好了,我很有成就感,因为骄傲,在营房里挨了若干回训。”和老很逗,我笑着问他,挨了训是不是特没面子?他说:“我不觉得,你想呀,骄傲得有资本、有成绩不是?咱弄出成绩来才骄的傲,首长训咱我还倒觉得有些光荣呢!”把批评当成光荣事儿,和老在部队没影响进步,从战士到班长到排长、连长,职务一直升到正团,一路顺风顺水。“能有这样的进步,主要靠党和军队培养,再就是自己维修兵的职责尽的好。”和老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和老摘下戴了三十多年的帽徽、领章,转业到了地方。一下子听不到嘹亮的军号,看不到操枪弄炮的战士,他果真有些不适应。“哎呀!这段时间心里没着没落地,像是魂不守舍,老婆孩子说话也不敢出声,怕我的无名火着起来。”焦躁的和老好长工夫才渐渐静下心来。心静下来,得找点事干呀!“每月退休金好几千块,是国家和军队给的,光耍,心里有愧吆!给小区的居民做些好事吧,修修补补我是强项,就这么一想,又跟老婆孩子一协商,第二天就买了扳手、钳子、起子,还有拉拉撒撒两箱子零件干了起来。”和老说这些时,脸上看起来很轻松 ,其实他决定干这个无偿的活儿时,麻烦还真不小。我于与老相邻居住,当时的情景我一直记得很清楚。
  先是老伴不同意,原因有三。一是和老有高血压病,老伴怕他光忙乎干活,身体吃不消;二是家人担心和老忙里忙外打乱家里的生活规律;三是搞维修得勤换洗衣服,老伴有严重的肩周炎,不能帮他打理。和老根本不把这些当事。“身体我注意,衣服我洗,生活规律慢慢适应”,和老倔脾气一亮,家里人都跟着没了脾气。
  乍开始,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大家普遍不习惯。这是谁呀?是不是收费呀?修理后能管用吗?这些疑问没让和老打退堂鼓。他想了两招儿,趁晚饭时间,他上门推销自己;再是用上下班工夫,在小区门口陆续跟邻居打招呼,恳请大伙把该修的家什用具拿出来让他拾掇。这些点子一实施,真的感动了左邻右舍,生锈的打火灶、瘫痪的摩托车、漏水的洗脸盆,好家伙,和老一时忙得连轴转,个把里月他还贴进了上千块钱的零部件。
  和老不要钱做好事,风快传的不少人知道了。看着和老忙乎不过来,有些邻居不好意思。“无偿服务咱过意不去啊!”于是,大伙都商量着掏钱给和老,谁知他一倔:“你付钱给我,我不给你修。”弄得大家不知如何是好。
  维修家中的小玩意和老手拿把攥,拾掇汽车、吊车一类的大家伙他也不含糊。有年冬里,一家企业的吊车因故障趴了窝,好几天查不出毛病出在啥地方。和老受邀前往把脉,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年轻人都冻的连打哆嗦,和老不怕,面包服一脱,在吊车上忙上忙下连干两个多钟头,确定病灶出在液压系颈上,他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事后,厂里拿5000块钱给和老,说是修车报酬,和老的倔劲确实够倔的,推脱再三,最后说了句咱不来这一套,让人家把钱收了回去。还有一回,两位韩国客商的奥迪车恰巧在和老居住的小区门口抛了锚,韩国人会开不会修,一时急得不行。和老端详他们肯定有急事,便问明原由,上前仔细搭手查毛病,拆换零件,半个时辰,车辆修好如初,受了感动的韩国人掏出一叠万元钞票酬谢和老,和老摇头摆手:“快忙事去吧!”不过意的两人第二天弄了面锦旗送到和老所在的军休所。
  二十多年,要统计和老做了多少好事很不容易,我和朋友小赵提出这个话题后,和老反问我们:“统计个数干啥?”他这一问,我们俩倒有些不好意思。和老接着说:“既然是做好事,就别管那么多,只要心诚情真,哪怕一件也好。咋咋呼呼,干点营生生怕人家不知道,要名争利,患得患失,我最不乐意了。”和老说的很认真,担心他再来倔劲,我改口问他,以后还继续做好事吗?和老说:“我才72岁,身子骨还行,再力所能及干几年没问题。”说着,他笑了。
  七十多岁的和老二十多年如一日,悄无声地做着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虽然未曾轰轰烈烈,但是,没有人能否定他的了不起。我和朋友与和老交流聊天后,确定了要写的文章的立意。成文时,我俩几乎想到了同样一个话题:施者有福。和老确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平凡的施者,他在生活中用行动对舍得二字进行了颇有哲理性的诠释和总结,他的舍得,他的大舍大得,不仅得到了有形的东西,更升华了生命的价值。我们向和老致敬!(崔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