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陈虹

2011-07-19 17:51:19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陈虹(字一了),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院齐鲁艺术创作中心理事,济南市历下区书法家协会理事,青少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几十年来,受诲于著名学者、书法家蒋维崧先生门下,在深究古文字基础上,致力于书法教学研究,更是游弋墨池,不辍笔耕,潜心于书学理论,铸成了厚实的传统书法功底,较深的书法艺术造诣。曾在多家报刊发表书法作品和书法论文,荣获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其书法作品多次获全国大赛不同奖次,并被多家美术馆收藏。

和恩师蒋维崧先生在一起

书法与美育


    书法是把汉字升华为艺术品的艺术创作。书法的美是艺术美,艺术美是美育的内容之一。美育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简称,它借助于艺术手段和现实世界的美陶冶和教育人,使受教育者逐步达到运用正确的美学观点去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
  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美好的事物:山川日月、花草树木,这是自然美;革命斗争、英雄人物是社会美;音乐、美术、小说、戏剧是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是美育内容的三个方面。
  自然美——辽阔的原野,浩瀚的海洋,鱼跃马腾,流云浮霞,都给人以心旷神怡、生机勃勃的美感,鼓舞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然界的千姿百态,给人多方面的启迪:壮美使人振奋,秀美使人灵雅,幽美使人静穆深远。
  一切艺术均来源于自然。艺术家从自然中寻找美的因素,进而升华为高于自然的艺术品;有失自然的艺术,必然拘板造作,没有神采。在书法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笔画的虚实相衬,神采含而不露,启发学生在书法创作中钻研用笔用墨,力求笔酣墨畅,流畅自然。务必去其一味追求离奇险峻,甚至扭曲了书法艺术真谛的现象。由于美学观点不同,对那些故作姿态、匠气十足的书法,有些人也执意仿效,崇拜不已。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美学观点指导书法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辨别美与丑,深刻理解自然美的含义。同时认识到书法艺术以自然为美,人也是以自然为美的:可贵的童真,纯洁的友谊,无处不在的真诚热情,才是真正的美。要诱导学生寻找、追求高品位的自然美:书法雄劲的美、古拙的美、质朴的美、隽秀的美。可使学生在习字中感受其美、欣赏其美,进而在笔墨的情趣中接受思想教育和艺术教育。
  社会美——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层出不穷。那惊心动魄的英勇战斗,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埋头苦干的劳动态度,无不触动学生,使其受到心灵美、人格美的震撼,从而把学生的精神引导到一个崇高的、美好的境界。欣赏美、创作美的过程是一个情感活动的过程,书法与情感活动是密切相连的,书法中的形象诱发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又反过来作为书法的动力,推动书法的进步,并给书法染上浓郁的感情色彩。
  书法创作要有激情,一幅作品构思完成后,创作欲望最强、兴致最浓的时候,最能充分激发思想感情,挥写出精彩之笔。成功的创作,是作者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对客观事物的深切体验。爱什么、恨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都是情感的直接表现。教师应致力于将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书法创作,和祖国的卫士、人民的公仆以及平凡中见高尚、淡泊中有升华的社会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书法中形、神美的陶冶作用与美的诱发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净化灵魂,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与行为,并形成坚实的道德品质。
  艺术美——古今中外,艺术美是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来反应美好事物,不是客观现实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艺术加工集中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是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产物。
  书法艺术之美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那些含蓄的同诗一样的笔画夸张,那仿佛骏马脱缰、奔腾不羁,那仿佛娇柳扶风、逸然多姿的书法杰作。要引导学生去探寻其艺术美,强调用笔的功力,强调“字”外的功夫。运笔放纵,以求开阔,避免拘谨;运笔收敛,以求严谨,务使稳健。倘能收放结合,无阔而不收,无严而不阔,则笔势虽险尤稳,稳中而有险势。在指导学生创作中,训练其放得开,收得住。经过长期的指导训练,学生的作品必然宛如一幅幅美妙的乐章,铮铮然,听之有声,令人赏心悦目。
  字入妙境,神韵乃足。神韵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是作者文学艺术修养、书法功力、精神状态、创作激情等多方面的综合结晶。必须认识到,情趣是书法作品的灵魂,是作者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教师要潜心研究在书法教学中怎样指导、激发学生博览群书,特别是书法名帖,并吸收绘画、音乐、诗词、散文等文学艺术知识,丰富生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培养其敏锐和精细的观察能力,唤起和开拓他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学习运用艺术的形式去认识世界。(陈虹)

上一篇:聂鸿立
下一篇:马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