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从“拼音输入法”说开去

2009-11-11 00:51:33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中国人用电脑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语言输入。键盘是26个英文字母,但我们用的是汉字,怎么办呢?我们有汉语拼音,于是从微软到国内软件公司,各式各样的拼音输入法接踵而至。经过多年的升级换代,现在的拼音输入法“模样”酷炫,功能强大,每天更新词库,只要输入拼音首字母即可打出时下最流行的词组。写什么都用电脑,自然就用不着笔了,时间一长,问题来了——“字”都眼熟,就是不会写。
  这里说的表面上是“提笔忘字”的问题,其实关乎到文化的兴衰。一个事实是,当代美国(西方)文化“强”,中国(东方)文化“弱”。有人说不对,中国文化很流行啊,老外看了咱们的《粉墨》,反响多强烈啊,打太极,穿旗袍,吃中餐,受用着呢!其实,这些是娱乐,动机不过是源于对迥异文化的好奇。“强势文化”是那些深深根植于其他国家从制度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东西”。我们的“市场经济”从西方“拿来”,我们的教育体制来自“西方”,我们的“西医”来自西方,至于可乐、牛仔裤、肯德基、好莱坞自不必说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飘荡着西方文化的影子。
  在过去的150年里,西方文化就是随着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势力飘扬过海来到中国,影响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轨迹。可乐、牛仔裤、肯德基、好莱坞不过是“马前卒”而已,到了20世纪80年代,真正的“狠角色”——电脑登场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创立的,其鼻祖威托码也是西方人威托发明的。我们开始用西方的“音”发中国的“字”。此刻,我就是在用美国的键盘敲击西方的“音”打中国的“字”来完成这篇文章。
  长此以往,我们“弱势”的有着5000年历史的灿烂文化将会一“笔”一“笔”地从“字里行间”流失,我们引以为豪的“汉字”将不可避免地沦落为“韩语”一样的“拼音字”——只有“音”而没有“型”,一碰到同音字就“抓瞎”,果真到了那一天,也只能像韩语一样,拿英文来解释了。
  台湾的做法值得学习。台湾人是不会使用汉语拼音的,他们用的是“汉字编码”,即用汉字的偏旁部首作为电脑识别码。这样,我们才可能创造我们自己的“汉子输入”,建立我们自己的“游戏规则”,从而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王亮)

上一篇:长太息
下一篇:云中谁寄锦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