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于2007年5月正式启动,运行两年来,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重点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重组和网络系统优化,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整合科技信息资源,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日臻完善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由政府投入280万元,设有高新技术项目与科技成果发布厅、科技咨询服务厅。平台是采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基础,对科技资源进行重组与建设而构建的科技创新服务系统。平台由成果转化及技术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信息与文献信息服务平台、高层次人才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成果科技项目评价评审平台5个子平台、22个栏目、103个模块组成,是国内首家具有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的平台。
目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北京技术市场办公室、天津北方技术市场、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山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山东省科技成果库、山东省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等网站进行了链接,已收录国内外10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及项目转让信息20000余条;大型科学仪器信息近1000台套,价值近10亿元人民币;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000余名;购置并建设了大型文献期刊数据库,收录了国内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1994年以来期刊杂志12000余种,外文期刊11000余种,以及国家省市科技成果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国家技术标准数据库、国家专利数据库、科技论文数据库等信息3000余万条。通过对现有科学仪器、科技文献、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政策法规等科技资源进行重组和系统优化,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网络化、数字化基础性公共平台。
二、打造服务联盟,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淄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全国10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信息机构和1000多名专家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络与合作,与京津沪三地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成果项目的来源问题,真正组建起涵盖全国主要科技项目研发机构,利用全国科技资源为本地企业服务的科技服务大联盟。二是加强与咨询机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税务等相关机构的合作,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服务共同体。三是组建了科技咨询专家顾问团,成立了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建立起科技咨询专家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咨询服务能力。
三、创新服务模式,形成高效运行的产学研结合服务模式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服务机构运作的服务模式。淄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服务主体,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抓项目落实,参与技术成果转化的全部过程,形成了一个强力、高效、协调的产学研运行机制。二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行网上高速传输,建立高科技合作常规化项目对接的服务模式。利用初具规模、功能居国内一流的淄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立起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网上联系渠道,将技术供需各方的技术信息、科研成果和成果开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通过网上高速传输,便捷快速地进行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实现了项目常规化高效率对接。三是建立调研、对接、咨询论证、扶持相结合的全程跟踪服务模式。在技术转移服务过程中,注重有效地整合技术创新链,走人才、成果、产品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建立了调研、对接、扶持、咨询论证相结合的全程跟踪服务模式。跟踪服务让企业集中精力搞开发,也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建立了信誉,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提升了技术转移效率,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受到企业的欢迎。四是建立市、区、乡直达的特色服务模式。在全市五区三县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了九个区县技术创新服务分中心,又在20个对科技信息需求迫切的乡镇建立了技术转移工作站,使全市形成市、区(县)、乡(镇)三级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五是在运作方式上主要是采取小型集中专业领域对接与日常化对接相结合的服务方式,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
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产学研深入发展
运行两年来,平台工作人员先后深入到47家驻淄中央、省属企业及近300家市、区县、乡镇企业,对平台功能进行宣传演示,征集企业技术需求565项,人才需求43项,通过平台网络及时传送到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前期接洽,对征集的科技项目成果进行整理分类,根据企业需求和我市产业情况,筛选出一部分项目成果,组织召开了化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先进制造、节能减排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对接会10次,签订合作协议216项,有11家企业的13个项目正在运作当中,成功推广7个专利项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39项,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组织开展“一对一”对接活动42次,在日常化“一对一”项目对接活动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如:2008年组织淄博热电集团、山东义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先后到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针对相关项目与专家进行了对接洽谈。这种专业化小型化的成果发布对接洽谈会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受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欢迎。运行两年来,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布的科技信息22000条,网上科技文献阅览、科技咨询达5600人次,查询访问量50000余人次,接待企业及个人到平台现场咨询400余人次,大型科学仪器信息查询共享43人次。到目前为止,发展机构会员1000余家,其中高级会员312家,发展个人会员近3000人。组织了30余家企业参加了北京科博会、天津中韩生物技术项目合作洽谈会、中国-西班牙科技合作暨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洽谈会、北京专利推广会,共签订项目合作意向54项。同时,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给企业寄宣传信等多种方式对平台进行宣传。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各级领导的重视,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取得成效的关键
从平台建设到运行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得益于上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平台建设得到了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慧晏的两次亲自批示。2007年以来,淄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慧晏、市政协主席岳长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关玛莉、副市长王顶岐、饶明忠等市领导先后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视察指导工作,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今后如何做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工作提出了要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工作连续四年纳入了市政府的整体工作,列入分管市长年度重点工作之一,2008年被列入全市服务业10大重点推进工程。2008年淄博生产力促进中心被上海技术交易所授予年度优秀会员单位(全国260家会员单位评选10家优秀会员单位);被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授予第十一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我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北京市外唯一获奖单位;被天津北方技术交易市场评为优秀需方网络成员单位,是全国16家获奖单位之一;被北京发明协会授予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最佳组织”奖。(刘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