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人物 > 正文

让科研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

2016-05-13 17:35:13   作者:郭春雨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
0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济济,拥有丰富的理论积淀和强大的科研能力;企业追逐市场经济,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市场的需求。两者的深度结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三年创利润25.6亿,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速生阔叶材制浆造纸过程酶催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就是一次产学研结合创造高效益的经典案例。
    近日,记者走进“速生阔叶材制浆造纸过程酶催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第一完成单位齐鲁工业大学,解读获奖项目背后科研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结合的深层价值。
 
    研以致用
    一直以来,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不接地气”是制约科研成果转化“卡脖子”的难题。
    除去科研单位和企业双方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原因,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和实际生产需求脱节、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过长是阻碍科研成果落地开花的重要原因。
    然而,齐鲁工业大学用丰富的产学研转化案例,诠释了“研以致用”四个字的含义。本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速生阔叶材制浆造纸过程酶催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从2000年立项研究开始,就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基调。
    “不同于‘先研究,后转化’的科研项目,‘速生阔叶材制浆造纸过程酶催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以市场为导向,在研究推进的同时进行同步转化,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市场向哪方面发展,我们的科研重点就向哪方面倾斜”。齐鲁工业大学校长,同时也是本次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陈嘉川告诉记者,自2005 年起,项目的研究成果先后在世界造纸十强企业晨鸣纸业集团和国内龙头企业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 余家骨干企业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2012 年——2014 年期间,仅项目完成单位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130.1 亿元,利润25.6 亿元。
    实际上,在巨大的经济效益背后,此次获奖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更为突出。毫不夸张的讲,对于造纸行业,齐鲁工业大学16年间的项目进程,映射和引领了我国造纸行业技术的整体升级和改进进程。而这也是“速生阔叶材制浆造纸过程酶催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最终荣获国家级大奖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中国乃至全球造纸行业均进入了发展缓慢甚至是停滞期。上游原材料、能源等成本居高不下,下游产品市场纸价提升阻力重重,使得中间的造纸企业两头受挤压。解决造纸行业目前问题的关键是突破传统的盈利模式,寻找新的赢利点。
    “以生物炼制为基础的林产化工集成工业已经成为学术界基本认同的传统制浆造纸工厂未来发展的出路。未来我国造纸工业的研究重点之一便是结合本国市场的实际在生物精炼上有所突破。本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项目所进行的生物炼制研究即旨在有效解决目前造纸工业所面临的原材料困境。我们团队也是国内第一批将生物技术应用到制浆造纸行业的研究人员。目前生物技术在造纸方面的应用瓶颈主要是生物制浆及其应用,而我们在酶促磨浆、酶促消潜等方面较之前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创新”。陈嘉川说。
   
    硕果累累
    31项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66篇论文、3部专著;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其中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作为产学研合作应用的典范,“速生阔叶材制浆造纸过程酶催化关键技术及应 用”项目在产业转化上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科研上同样树立了行业的标杆。
    记者了解到,传统的造纸原料一般分为木材和草类,草类原料造纸因为制浆过程碱回收等原因,极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作为造纸和用纸的大国,我国是一个木材缺乏的国家,好的木材价格昂贵,极少用于造纸,速生材因其树龄较短,树径较小、纤维成熟度较低,难以应用于高档纸基材料的生产。如何使草类原料造纸过程变得清洁、使速生材造纸质量提升是齐鲁工业大学此次项目所要攻克的难题。
    “简单讲,我们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要手段,改革创新传统制浆造纸技术:在降低磨浆能耗、消除有毒物污染、稳定纸浆白度、提升纸浆品质、改善抄造性能和研发高档纸基新材料等方面,实现了国产木材资源的高效高值利用”。齐鲁工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吉兴香介绍,历经10余年,项目在现有条件资源基础上,通过新技术的多方面应用,为造纸工业在节约能耗、减少化学品用量,提高纸浆纤维质量,生产高档纸基材料及降低造纸废水处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制浆造纸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从技术层面出发,此次获奖项目自主研究开发了酶促磨浆技术、酶促消潜技术、酶助漂白技术、酶精制纸浆技术等一系列制浆造纸酶催化绿色新技术。陈嘉川介绍,项目研发的主要内容和指标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速生材高得率酶催化低能耗制浆技术。采用酶促磨浆技术,可节省磨浆能耗20%,提高纸浆得率3%,增加了纤维柔韧性,改善了纸浆强度性能,解决了国产木材原料磨浆能耗高、纤维强度差、易损伤等技术难题;二是木浆酶催化生物漂白、净化与精制新技术。采用生物化学法漂白技术,漂剂用量减少了15%,有毒物污染明显减轻;发明了新型净化、精制技术,纤维中的尘埃数减少了30%,石细胞去除率达90%,纸浆抄造性能大大提高;三是木浆纤维酶催化生物帚化和纯化技术。采用生物酶帚化技术,国产木浆的精浆能耗可降低50%;发明了生物酶纯化技术,纸浆中阴离子垃圾可有效降低含量65%以上,解决了国产木浆精浆能耗高、纸浆性能差以及阴离子垃圾含量高的技术难题;四是酶催化生物湿部调控和配抄纸基新材料技术。采用生物酶湿部调控技术,提高了纸浆的助留助滤性能,国产木浆的配抄比例提高到30%以上,解决了国产木浆配抄比例低、难以生产高档纸基材料的技术难题。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说明我们前期研究的方向和路子是对的,这对我和整个团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我们必将会继续砥砺前行,争取更多更大的成果。但项目获奖并不是研发工作的终止,我们很多工作才刚开始,成果转化部分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对现有的成果进行进一步推广,同时对工艺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陈嘉川说。(记者 郭春雨)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