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后,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追寻创业梦想;
处在创业起步阶段,凭借勇气与智慧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
在济南市第二批千层次创业人才韩哲看来,创业不只为物质追求,更是让人生更有意义。
创意来自对生活的观察
2013年5月,在省属科研单位工作的韩哲与同学合伙创办了济南益豪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新成立,主要业务集中在两块,一是环保化工,二是环保水处理。
“在水处理方面,益豪公司推出了畜禽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设备通过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在减轻农村养殖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养殖户的综合收益。目前,公司正在德州一处养殖基地开展工程试点。”韩哲告诉《创新山东》记者,公司还开发了一款便携式水处理机,这是一种较为轻巧、以汽油为动力、主要用于应急救援和灾民安置的净水设备。
韩哲介绍说,创意来自对生活的观察。从新闻报道中,他注意到国内在应急方面还缺乏便携式饮用水处理设备,每当有地震、洪涝等灾害发生时,供电中断,水泵没法运转,受灾民众的饮用水供应成为问题。
于是研发适用的净水设备,提供给政府部门应急救援,成为韩哲的创业课题。目前该项目样机已经成型。“我们的水处理机实行五级过滤,河水、湖水都可以做水源,处理后确保水质安全达标,水处理机每天运转所净化的水量可以供应数千人。”韩哲对记者说。
创新产品积累发展资本
在去年12月举行的济南市创业大赛上,韩哲的参赛项目仿生型染发剂获得了初创企业组三等奖,项目在大赛上展示后,引起很多投资商的问询了解。
染发剂尚未做出成品,但韩哲他们研发的染发剂原料已产生效益。仅靠出口这种染发剂原料,益豪公司已实现200多万元收入。
早在读博期间,韩哲就有了研制染发剂的打算。“我看到染发剂的使用很普遍,而长期使用传统化学染发剂对人体存在一定的隐患,决定开发更为安全的染发剂产品。”韩哲说。
研制染发剂,基料是关键。韩哲采用的基料是一种符合人体新陈代谢的自然过程、对人体安全无害的着色物质。在国内,该物质的有机合成工艺处于实验室阶段。
韩哲决心攻下这道难关。凭着扎实的化工专业功底,产品小试很快取得成功,这使他信心大增,一心想着中试放大,尽快完成工艺转化。然而,在中试阶段,韩哲才真正体会到了创业的艰难。
搞中试需要基地,而建基地需要场所、设备,刚毕业没多久的韩哲,为节省开支,就从老家淄川找了亲戚家的仓库做车间,然后筹措资金买设备、原料,雇工人。一做中试却发现跟小试差别很大,起初合成不出产品,经过不断调试,得到目标产品了,但收率和质量却差得很远,后来对催化剂和设备又做了大幅改进,才终于打通了工艺。
目前,韩哲已将该基料的有机合成工艺申请了发明专利。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经过考察筛选,将益豪公司的基料产品应用于生物检测试剂的研发。公司产品还销往韩国、日本,出口创收为公司发展积累了资本。
创业信念驱动公司起步
韩哲说,他所开展的项目,无论是水处理还是仿生型染发剂,这些项目能为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境遇提供帮助,让他觉得人生更有意义。
让人生更有意义,是韩哲的创业信念,因为有这种信念,面对创业之初的坎坷,他能始终保持积极应对的坚毅态度。中试工艺存在问题,一批批价值上万元的反应原料无效投入,令韩哲万分揪心。为此,他和同学下班后赶到淄博,指导工人操作,查找问题原因。为充分利用时间,晚饭在车间将就,一直熬夜工作到凌晨五点多,再开车返回济南上班。
“那时候每个星期都要在济南和淄博往返多趟,白天黑夜连轴转,却没觉得有多累,现在想想,那时创业激情很高,精神状态是最好的。”韩哲说。
由于对产品研发进度过于乐观,韩哲在小试成功后就接下了韩国客户通过国内外贸公司发来的订单,结果中试环节受阻,迟迟不能突破。为避免违约赔偿,他们紧赶慢赶,总算搞定了工艺,并加班加点完成了生产任务。
有批货物在运输环节包装破损,导致纠纷。国内贸易公司说发货时包装完好,韩国客户则称收到货时产品已失效,双方争执不下,公司利益受损。为稳住客源,韩哲发动各种关系托人打听,最后辗转与韩国这家公司取得联系,建立了直接贸易,使公司度过了危机。
按照创业计划,韩哲要在今年年底拿出仿生型染发剂的产品配方。如今,在研发推广环保技术的同时,他正着力引进高层次化工专业人才,以此加快研发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