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人物 > 正文

综合施策共推企业创新——访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博士张鹏

2013-10-30 02:19:40   作者:记者 许孝海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张鹏,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入选者,省委决策咨询中心咨询顾问,青岛开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
    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课题、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课题20余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省软科学一等奖4项,省教育厅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SCI、EI、CSSCI等论文30余篇。


  稍早前,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公布了2013年度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山东建筑大学张鹏博士主持的《山东省科技型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获得一等奖。张鹏博士近年来一直进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软科学研究,做了大量实证调研,取得了丰富成果。近日,张鹏博士在就科技型企业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等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要综合施策,各方面共同推进企业创新。


内外因素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就是将新技术产品化、商业化,并以产品的市场成功为标志。”张鹏介绍说,技术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将原有技术进行应用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础所在。
    无论是由企业单独完成,还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企业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源。张鹏认为,在这方面,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我们山东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高层次人才短缺、科技投入力度偏小、科技成果数量偏少、科技资源较为分散等方面。
    谈到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张鹏说,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看,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部分。
    从外部因素看,一是社会制度环境,主要指与企业科研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经济制度,如投资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外贸政策、科技管理与服务政策、专利保护制度等。二是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会以价值观、社会行为准则等方式作用于企业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和决策偏好,进而塑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控制系统。三是社会市场环境,通常,市场结构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时,企业创新活跃,因为在过度竞争条件下,创新者无法从创新中获得足够报酬,形不成稳定预期,挫伤创新积极性,而过于垄断时,企业也会因缺少竞争威胁而创新动力不够。
    张鹏介绍说,从企业内部看,一是非投入因素,这包括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高效合理的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可最大限度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使创新人员分工更科学、权利义务关系更合理,充分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企业文化,包括企业愿景、经营宗旨、价值观念等,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具有理念引领和精神支撑的作用。
    二是投入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投入、研发设施投入、创新经费投入等。
    三是效益实现因素,主要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专利申请数,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持续性的,而不是某项创新完成就不再创新了,所以,一个创新项目的完成,往往是另一个创新项目的开始,前期创新成果很自然成为后续创新的资源和动力。


综合施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影响因素很多、结构复杂,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然要求综合施策,多方共同推进。”张鹏认为,对此可从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推动官产学研的合作。通过政策、税收优惠、直接拨款等措施调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为企业开发项目和转让技术的积极性,提高政府对产学研活动的指导和服务水平。通过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培训等方式,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技术依托,构建“虚拟创新体系”,在不同层次上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
    二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创新并非企业的独立活动,一些市场化运作的中介机构都可以是辅助和支撑。中介服务机构是知识流动,尤其是科研部门与企业间知识和信息流动的重要环节,很多发达国家都把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作为推动知识和技术扩散、引导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这类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咨询服务公司等。
    三是提升高端人力资源投入强度。面对我省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的现状,政府要完善人才引进的激励制度,稳定科技人才队伍,山东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人才资源较为丰富,而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人才短缺,因此,为优化人才配置,可以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向高技术产业流动、推进部分科研机构转制为高技术企业等。
    四是健全资金保障体系。一是加快科技发展银行的探索和完善,通过社会资金分散企业技术创新的压力。二是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政府应创新与风险投资有关的政策、法规、办法,促进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改变我省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局面,大幅增加创新资金投入,是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建立包括政府科技投入、企业创新投入和社会科技投入三方面的区域科技投融资体系应是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