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芒(右一)向农民传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害技术
作为济南市首批科技特派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许金芳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挖掘济南市商河县的农业资源与先进科技之间的潜在能力,以自己对特用玉米优质、高效、栽培生理等技术及农产品加工技术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以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
许金芳特派员依托多年来自己在特色糯、甜玉米领域的技术积累,服务于济南金王食品有限公司,以“金王食品,绿色食品”的经营理念,坚持“科技+企业+合作社带农户”一体化发展的宗旨,依靠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精湛的食品加工技术,研发生产的鲜食糯玉米产品成功出口美国、欧盟、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借助山东省农科院多学科专家团队的优势,许金芳特派员以济南金王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通过整合该公司工厂周边前王、白庙、双龙店、王尧等村庄以小麦、玉米单一的粮食生产区,大力示范推广了绿色糯、甜玉米新品种,以标准化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为重点,采用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标准收获、统一加工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方式,实现了作物全生育期可“追溯”,从源头上确保了食品的安全、绿色、无污染。
三年来,徐金芳特派员连续推广糯、甜玉米种植规模达到10000余亩,带动农户3000余户,加工糯玉米棒粒、甜玉米粒、萝卜丁、地瓜丁等速冻产品万余吨,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
组织蔬菜专业合作社
为切实从源头上控制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建成绿色安全的糯甜玉米原料生产基地,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许金芳特派员和金王公司联合创办了商河县鲁商蔬菜专业合作社,并亲任理事长。在合作社生产基地,许金芳依据循环农业生态学原理,引导合作社成员利用秸秆快腐还田技术(有益菌添加),辅以无害化处理的牛、羊粪培肥土壤,持续保持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提升了当地的土质,提高了玉米等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几年来,她带领合作社成员,克服经费短缺、无成功经验借鉴等困难,模石头过河,组织社员承担了金王食品6000余亩绿色食品和2000余亩出口备案基地的蔬菜原料订单。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从种植、管理、收获,到验收、贮运等多个环节实现了无纠纷、无争议、无遗漏,结算资金及时全额发放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合作社成员的积极性。2009年,商河县鲁商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618.9万元,收益48.6万元。
推广新品种,强化新技术示范
为提高商河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许金芳特派员从中国农大、吉林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引进糯、甜玉米新品种20余个,水果萝卜、生食白菜、彩色地瓜等新品种20余个。
根据新品种的自身特点,结合鲜食与深加工不同用途,按照良种良法配套的原则,辅以标准化生产技术,同时兼顾每个村的地力、肥水条件与农民的种植习惯,一村一品,科学布局,专业种植。其中,前王村以种植鲜食糯甜玉米为主,在大棚里种植彩椒的同时兼种水果萝卜;白庙村则主要种植糯玉米,以干籽粒做深加工产品原料,逐步发展了生食白菜、彩色地瓜等品种。按照这种模式,带动金王公司加工厂周边单一粮食作物种植区逐步发展为绿色蔬菜、优质专用粮兼有的复合型种植区,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转方式调结构,取得了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为保障绿色食品原料安全,许金芳着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新技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具有安全、无毒、无农药残留等特点,而且使用方法简单、防治成本低、防治效果好,还能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由于农户没有接触过这一技术,认识不到这一新技术的效果,在不同专业村同时推广有些困难。由此,许金芳就自己掏工资购买了“赤眼蜂”,免费送给种植户。通过一个村的试验,大家明白了这一技术成本低,效果好,还省工、省事、省药,绿色环保,受到了种植户和企业的欢迎。
坚持“全程参与式”培训农民
在每个生长阶段,根据绿色食品糯甜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许金芳都会依据当时的气候预报,结合各专业村的实际情况,编写甜、糯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明白纸,亲自发放到户。在有条件的村子,她还借助电脑、多媒体等工具,在整个作物生长期,与种植户进行直接的交流。
在播种前培训土壤培肥技术,作物生长期讲解病虫害生物防治、综合防护技术,采收期田间示范采收技术……许金芳每次都会认真编写并发放科技明白纸,在整个作物生长期“全程参与”培训农民,大大提高了合作社农民的安全用药意识与科学种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