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人物 > 正文

从战士到院士的信息融合领域带头人

——记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何友
2018-05-18 10:18:30   作者:张颖辉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0


 

       “目前,我省正处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性时期,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需求。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创新中扎实实践,为山东省的全面建设和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5月17日,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得主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如此表态。
       从海军战士到清华大学博士,再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致力于信息融合的技术研究、工程建设与人才培养30余载,成为该领域的科技带头人。

战士当学“万人敌”
 

       全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何友,现年62岁的他当之无愧。
       在雷达检测融合领域,何友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雷达在杂波环境中虚警率高和检测性能差是该领域的一项共性难题。对此,何友提出广义有序统计类融合检测统一模型,德国雷达学会主席H Rohling等认为该模型计算量小、性能好,是该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此外,他提出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新方法,突破了强海杂波下群目标检测与跟踪的技术瓶颈,IEEE会士B Himed等认为该方法提升了群目标检测鲁棒性。记者获悉,何友院士主持研制的某地面跟踪雷达、雷达实时标校设备30余台套,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在多传感器融合理论方面,何友也取得多项开创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在信息融合综合工程应用方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截至目前,何友已主持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863、山东省重大专项等项目4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史记》有言:“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当今时代,战场信息融合是军事制胜的关键。何友院士为信息融合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做出的这些突出贡献,极大地支撑了我国信息融合领域的发展,为强军强国注入了强劲动力。

勤学不辍,苦研不息
 

       出生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兄妹八人中排行老三的何友,1974年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海军报务员。部队的一些经历,在不断激发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同时,也让何友深刻体会到了当时国家装备的落后,“考大学深造”的想法开始在他脑海中浮现。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何友白天训练、晚上复习。当年8月,他考入海军工程大学,攻读指控系统专业。自此至今,“学无止境”四个字在何友身上得到了极致诠释。
       初入象牙塔的何友,与应届高中毕业考入大学的同窗有着不小差距:从未学过英语的他得从ABC开始学起。经过4年努力,最终他以专业前三名的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
       也正是在这4年中,偶然接触研究并逐渐产生浓厚兴趣的何友,愈发感觉理论基础的不足。在海军工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经过一年的德语学习,1991年10月,何友作为中国高级访问学者来到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母校——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师从霍尔曼·罗林教授,向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雷达恒虚警融合检测技术发起了冲击。
       无数日夜专研、几度废寝忘食,第四个月时,何友便亮出了让导师满意的方案。第八个月时,写完第一篇英文报告的何友被导师称赞堪称该领域的专家,给了他很大的信心。此后,经过大量艰辛的思考和论证,何友大胆地提出了自己设计的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法,并用英、德文撰写发表了3篇很有价值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瞩目。回国后,何友对自己所提的方法作了进一步的创新完善,在国内雷达界得到了普遍应用。
       为了进一步扩大科研创新成果,何友于1994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这一年,他38岁,比当时同班同学大了十四五岁。“他们不光基础扎实,还都很聪明,我只有拼命努力。”
       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何友有意避开了自己擅长的雷达恒虚警课题,选择了信息融合领域内另一个关键性前沿课题“多目标多传感器分布信息融合算法研究”。经过不懈努力,他撰写的毕业论文最终荣获2000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从士兵到大学生,从硕士、出国深造到清华博士生,再到后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看似走得轻松顺畅的背后,每一步前进均源自其勤学不辍、苦研不息的努力。

去最需要的地方,做最多的贡献
 

       德国留学期间,何友的努力与勤奋让导师备加赞赏。一年进修结束,罗林教授盛情留他在德国工作。面对德国优越的科研环境与优厚的薪酬待遇,何友选择了婉言谢绝。
       或许是感动于他的上进、勤奋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何友归国时,罗林教授将自己全部资料向他公开。就这样,带着一大箱复印资料,何友踏上了回国之路。
       “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学习掌握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国家强大、繁荣至关重要。我在德国学到的东西,应该尽快运用到我国海军武器装备建设中。”谈及这次选择,何友笑着说,为国家、民族做点事,不能说起到多大作用,至少参与了就问心无愧。
       在此后的日子里,“去最需要的地方,做最多的贡献”成为何友供奉的人生信条。
       1997年,博士毕业的何友再一次迎来了重要选择。前期突出的科研成果及优异的毕业论文,让何友被军内外同行刮目相看。当时,清华大学及一些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
“院长有意让我留在清华,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清华人才济济,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相反,军队可能更需要我,我也能够在这里做出更大的贡献。”于是,何友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烟台,回到了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今“海军航空大学”)。
  

 

“热爱”是科研制胜的关键

       自这次回烟台至今,何友一直在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任教、科研。
       回首这30多年的求学、科研历程,何友坦言并不觉得累。“因为这是我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是我的爱好,就如别人喜欢下棋、打牌一样。”何友笑着说。
       到底有多热爱?从一个例子中可见一斑。1993年的一天夜晚,滂沱大雨不期而至,何友的爱人建议他不要再去实验室,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的脚步。“下尖刀子也要去。”说着,他卷起裤腿冲进雨中。
       对于科研的热爱,成为了何友不断攻坚克难的源源动力。他认为,“热爱”是科研人员首先应该具备的特质——“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干一行精一行”。
       即便是现在,何友也几乎每天有十一二个小时都是在实验室渡过,有时出差回来已经很晚,他也要去办公室才能觉得心里踏实。“我喜欢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工作、与学生交流,这样让我更容易进入状态。”
       这种对科研的热爱、对学习的渴望,也铸就出了何友的执着与毅力。在他看来,任何一个领域,研发到一定程度,简单的问题被破解,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而这个时候若想取得突破,最关键的就是坚持。
       坚持,让他30余年如一日,致力于信息融合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建设。与此同时他意识到,推进学科建设、为国家做贡献仅靠自己一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为此,他发起建立了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被选为主任委员,并担任历届全国信息融合年会总主席。如今,何友团队中已有6人入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与攀登计划,3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0余人获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奖,为全省信息领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谈及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何友给出了“热爱、刻苦、执着、平和的心态及团队合作”几个词。显然,这是他对年轻科研人员的肺腑之言,更是他身体力行竖起的标杆。
(记者 张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