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州市委党校讲师、青年学者宋建斌应无棣县团委邀请做了题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专题报告。宋建斌一直关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致力于滨州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研究,是滨州市委党校“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调研课题组执笔。
报告中,宋建斌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内区域协调发展,“黄三角”自身发展优势等背景出发,认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完善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而且“高效生态”主题将使“黄三角”成为我国科学发展的样本之一。因为长三角和珠三角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河北曹妃甸、天津滨海新区等区域本应该突出海洋特色,但是都没有做好。
报告还对自20世纪60年代石油勘探开始的黄三角开发至今4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认为当前黄河三角洲开发形成了“四点”、“四区”、“一带”的布局框架。“四点”是指东营、滨州、潍坊港和莱州港区,“四区”是指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一带”是指以四个港口为支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
关于黄三角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国家层面的支持,宋建斌认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明显加快,以循环经济为标志的园区建设将明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也将明显加快,尤其是区域内的企业将迎来大开发,大开放的空前机遇。他引用滨州市长张光峰的观点,认为黄三角上升国家战略,滨州迎来了五大机遇:一是极大地提升滨州的影响力;二是基础设施大发展的机遇;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遇;四是投融资的机遇;五是就业及民生建设的机遇。
无棣县拥有海岸线102公里,处于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最前沿和中心位置,是山东对接天津滨海新区的“桥头堡”,7条国省道贯穿全境,滨州万吨大港、滨德高速加快建设。宋建斌认为,无棣县应尽快做好“两个结合”,积极融入主战场,一是做好黄河三角洲开发与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结合,二是做好黄河三角洲开发与对接滨海新区的结合。
报告中,宋建斌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内区域协调发展,“黄三角”自身发展优势等背景出发,认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完善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而且“高效生态”主题将使“黄三角”成为我国科学发展的样本之一。因为长三角和珠三角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河北曹妃甸、天津滨海新区等区域本应该突出海洋特色,但是都没有做好。
报告还对自20世纪60年代石油勘探开始的黄三角开发至今4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认为当前黄河三角洲开发形成了“四点”、“四区”、“一带”的布局框架。“四点”是指东营、滨州、潍坊港和莱州港区,“四区”是指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一带”是指以四个港口为支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
关于黄三角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国家层面的支持,宋建斌认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明显加快,以循环经济为标志的园区建设将明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也将明显加快,尤其是区域内的企业将迎来大开发,大开放的空前机遇。他引用滨州市长张光峰的观点,认为黄三角上升国家战略,滨州迎来了五大机遇:一是极大地提升滨州的影响力;二是基础设施大发展的机遇;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遇;四是投融资的机遇;五是就业及民生建设的机遇。
无棣县拥有海岸线102公里,处于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最前沿和中心位置,是山东对接天津滨海新区的“桥头堡”,7条国省道贯穿全境,滨州万吨大港、滨德高速加快建设。宋建斌认为,无棣县应尽快做好“两个结合”,积极融入主战场,一是做好黄河三角洲开发与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结合,二是做好黄河三角洲开发与对接滨海新区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