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创新 互补强海 ——全国沿海海洋科技管理联席工作会议侧记
辽宁“五点一线”、河北曹妃甸、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规划、福建海峡西岸、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及今年4月份提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或许还可以再加上广东深圳、上海浦东等早已声名远播的沿海特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纷纷紧锣密鼓地打起了海洋之战。11月4日-5日,全国沿海海洋科技管理联席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来自沿海11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0余位海洋科技管理代表济济一堂,共商海洋科技发展大计。
堪称创举的历史性会议
根据《全国沿海海洋科技管理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工作规程(讨论稿)》,全国沿海海洋科技管理联席工作会议制度是突出地方特色自发的、非正式组织制度,是我国沿海省际间科技管理部门总结交流海洋科技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的重要平台,是促进省际间海洋科技和产业优势互补、共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动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和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我国沿海11省、直辖市、自治区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及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途径。
无疑,这次全国沿海海洋科技管理联席工作会议的召开是海洋科技管理机制的创新,是海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率先尝试。“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国11个沿海省市区的海洋科技管理部门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海洋科技管理工作,这还是第一次。”曾经在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三进三出”,现任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的张景安认为,“海洋是未来,在我们国家,如何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涉及到海洋科技管理体制的问题。在海洋科技管理领域,这种自发的、非正式的组织是一个创举。”
“现在,我们正在努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海洋科技管理的角度来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一个重要举措,堪称创造历史。”作为首次全国沿海海洋科技管理联席工作会议的东道主,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如是说,“联席会议的主要作用就是信息共享、项目组织、成果培育、产业联盟。它是在新一轮深海圈地运动的背景下顺应海洋世纪国际海洋发展潮流的选择,同时也是在项目全国化、科技系统化、管理地方化的背景下把握国内海洋科技发展动向的选择。”
“我们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一个科技先进、环境良好、产业发达、技术密集的经济区,需要依托全国的科技力量,需要全国重大科技项目的引领支撑。这次战略联盟式的重要会议,对于未来山东海洋科技的发展,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特别是为蓝色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全国沿海海洋科技管理联席工作会议这个枢纽和平台,调动全国广大海洋科技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调动广大海洋产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共同为蓝色经济区贡献力量。”李乃胜继续补充道。
渤海污染亟需环渤海省市联手整治
今天的天津滨海新区早已不是198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时“港口和城市之间有这么多荒地”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而是布局了“一轴、一带、三个城区、七个功能区”的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天津市科委总工黄亚楼认为:“有很多深海、远海的科技战略不是某个省市自己能够做的,需要好几个省市联手进行。全国沿海海洋科技管理联席工作会议为沿海省市联合实施一些国家项目提供了平台与机制。”
近年来,曹妃甸逐渐成为河北海洋经济发展的一张新名片。“目前,河北还是十分缺乏高水平的海洋科技人才。比如我一直在想,一些盐生植物是不是也有营养价值?我们换个思维去看待盐碱地的问题,为什么非要去改良它呢?可惜这样的课题目前还没有人做。而且有些事情不是科技部门单打独斗能够完成,而是需要其它部门共同联手。”河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副处长张春明说,“联席会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其它地方先进经验的机会。”
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五点一线”沿海开放战略,重点开发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含盘锦船舶工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含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等“五点”和从丹东到葫芦岛绥中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一线”。如今,“五点一线”已经成为辽宁对外开放的一个响亮招牌。辽宁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处长王经民认为:“近年来,沿海各省市海洋污染现象日益严重,有人说16年后渤海就会变成一个死海。但是这个问题需要环渤海几个省市共同解决。联席会议为解决这样的大型科技合作项目提供了平台。”同时,王经民认为当前政府对海洋经济发展重视程度还不够,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海洋科技的宣传,另一方面应该考虑邀请省级领导参与到联席会议中来,实施省地联合,高层推进。
以项目带动联席会议长效发展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陈晓春畅谈:“我觉得山东的这个倡议非常好,我们也积极参与。中国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尤其是在深海领域。制约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管理体制,现在海洋与渔业厅、海事局、科技厅、发改委等部门都参与海洋管理。希望我们这个联席会能够对这种情况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同时,他对于联席会议的长效性表示担忧:“最好能够对接国家战略,结合省市各自的特色,建立一个能够持续的长效交流机制,比如组织一些专题研讨,建立省市之间的海洋科技研发平台、基地等。”
今年9月份,国务院批准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风穗表示:“当前,江苏面临着沿海开发战略与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尤其是这两年提出开发海上苏东以后,我们更需要积聚省内外海洋科技力量,加速江苏海洋科技的发展。”对于这次会议的召开,风穗有两点希望:一是希望通过联席会议加强沿海省市科技管理部门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二是希望通过联席会议引导科研院所和企业,尤其是山东海洋科技“国家队”到江苏开展合作,进行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
在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丁康生看来,海洋这篇文章是值得大做特做的。“与其他领域相比,海洋科技创新的空间是最大的,一是资本积累的空间,二是技术人才的空间。我们前几年搞海洋开发研究院,没有资金,也没有人才,但是这几年来发展非常快,在研究院的基础上创建的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一年的项目就拿到8000多个。最近,江苏省政府正在与中科院商谈建立海洋科学院,基本已经谈好了,下一步就开始实施。”
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周世举表示:“之前,有些地方也有类似的组织或者会议,但是都没有坚持下来。如何形成一个全国沿海省市海洋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希望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能够把全国的海洋科技力量进行协调,整合到一起,在各省市进行合作的同时,共同承担一些国家项目,通过项目来带动联席会议的长效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今年5月份,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南海问题”加速我国深海研究
广东历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今年初,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表示,希望在广东建立国家(南方)深海研究基地。目前,该项目正在推进中。广东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科长叶毓峰说:“广东和其他省市面临着一些同样的问题,比如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都制约了海洋科技创新。希望我们这个联席会议能够邀请一些专家,召开一些不定期的主题沙龙或者论坛。”
海南省科技厅农社处调研员危津梅介绍,海南省管辖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她表示,针对当前南海问题,通过全国沿海省市的联手合作来共同面对一些问题,更是十分迫切。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通知中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副巡视员郭崇华表示,通过这次会议,学习到了兄弟省市的很多先进经验和做法。
目前,深海研究一直是我国海洋科技领域的薄弱点。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巡视员闫金表示,广东、海南等地的天然条件十分有利于开展深海研究,而山东开展深海研究则先天不足。与会代表认为,通过联席会议长效机制推动省际之间交流与合作,在解决渤海污染、南海问题、国家深海战略等问题上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