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走进“膜法世界”

2009-11-17 18:54:56   作者:记者 周传虎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尽管膜在大自然中,特别是在生物体内一直广泛存在,但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开始对其展开研究与应用。在我国,膜科学技术的发展始于1958年对离子交换膜的研究,1965年着手反渗透探索,1967年开始全国海水淡化会战,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推广应用。今天,膜技术已经成为化学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前沿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通俗地讲,膜就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膜分离技术就是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和浓缩。依据孔径的不同,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根据材料的不同,又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无机膜主要是微滤级别的陶瓷膜和金属膜,有机膜主要是高分子材料做成的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由于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膜技术在应用中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膜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在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众多领域,无不有“膜”的存在。比如我们经常饮用的兼具矿泉水和纯净水两者优点的过滤水,就是用纯膜装置生产出来的;在医学界,超滤膜技术备受推崇,因为它既可以除去水中病菌、病毒、热源、胶体、COD等有害物质,又可透析对人体有益的无机盐,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针剂水、输液水、洗瓶水、外科手术洗洁水的制备,还用于牛奶脱脂、果汁浓缩、黄酒纯化、白酒陈化、啤酒除菌、味精提纯 、蔗糠脱色、氨基酸浓缩、酱油除菌等生产;富氧膜则以其分离气体的特殊功能,产生富氧空气,而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养鱼场、工业发酵与氧化等场所,尤其在高山缺氧地区特别需要。 
  目前,德国、英国运用膜技术成功治理了莱茵河和泰晤士河,我国的厦门也提出了一批应用膜技术的环保示范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清华大学膜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固体化学和无机膜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膜分离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膜分离技术中心等都是国内膜技术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
    当前,膜技术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产业界和科技界把膜技术视为21世纪工业技术改造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新技术。曾有专家指出: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学工业的明天。
    目前,这一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正在以蓬勃的激情挑战市场,为众多的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膜技术正在把我们的生活带入一个崭新的的“膜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