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回放】1986年,原告李艳与被告富平经人介绍认识,一年后,李艳偷走家中的户口本,不顾家人的反对与比自己大整整7岁的男人富平登记结婚了,两年后生下一女儿。其后,小两口日子虽然清苦,但也算和美,自得其乐。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11月的一天,灾祸降临到这个家庭,外出做生意的富平在开车回家途中,突遇车祸,富平因事故造成下肢截肢。其后,夫妻常为家务琐事争吵,2006年1月,两口子竟闹起了分居。2008年11月,妻子李艳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诉至法院,请求离婚,依法分割财产,一场旷日持久的离婚大战开始了。
【审理经过】诉讼伊始,夫妻俩就像疯狂的斗鸡,冷讽热讥,唇枪舌剑,互不示弱。争议的焦点是,两人结婚前购置的一套价值不菲的房产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李艳认为当年买这套婚房是为结婚不错,但交房钱是在登记结婚后2个月,且用的是两人的婚前积蓄,房产证记载的购买时间也是其与富平结婚登记之后的2个月,因此主张系夫妻共同财产;富平则认为这是自己当年为结婚购置,且用的是自己父母的钱购买,宁可死也要争取对这座房子的个人所有权,不然就无法向活着的80多岁的老母交待。怎么认定这座房子的性质使案子变得复杂起来。为给办案人施加压力,性格倔强的富平使出了歪着,拿着汽油瓶来到上级法院声称不按其意见处理就要自焚,案件变得火药味十足起来。由于事过境迁,原、被告对自己的主张都难以举证证明,为查明案件事实,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办案法官三去青岛寻找当年原、被告的同住街坊、老亲旧友,走访卖房人的后裔,三番五次、苦口婆心的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主要从法理、亲情入手,帮助当事人分析案件的前景,劝诫当事人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要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主审法官的辛勤努力和不辞辛苦,终于感化了当事人。李艳激动的说:“就冲法官的耐心和责任心,我就不再与他计较了,我认了。”执拗的富平也说:“只要原告认了,我给我的老妈有了交待,其他房产我也可以做出让步,法院看着处置就是。”一场充满火药味的离婚大战终于偃旗息鼓,双方当事人愉快的接受了法院调解,达成了离婚协议。
【庭后思考】看似一疑云密布的离婚案件,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掩卷深思,禁不住有些感慨。“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错,就是这个理。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工作做到家,当事人的心结总会解开的,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把当事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当事人才会信任法官,由此想到最高法院开展的“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等主体教育实践活动是多么的必要。想想这些年身边发生的因当事人不满法院判决导致的当事人上访、缠访、甚至自杀事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多少都与法官对当事人的态度、工作不细致有关。对待当事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急其之急、想其所想,放下身架,苦口婆心的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民事案件调解终将会柳暗花明、别开洞天。(温进才)
【审理经过】诉讼伊始,夫妻俩就像疯狂的斗鸡,冷讽热讥,唇枪舌剑,互不示弱。争议的焦点是,两人结婚前购置的一套价值不菲的房产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李艳认为当年买这套婚房是为结婚不错,但交房钱是在登记结婚后2个月,且用的是两人的婚前积蓄,房产证记载的购买时间也是其与富平结婚登记之后的2个月,因此主张系夫妻共同财产;富平则认为这是自己当年为结婚购置,且用的是自己父母的钱购买,宁可死也要争取对这座房子的个人所有权,不然就无法向活着的80多岁的老母交待。怎么认定这座房子的性质使案子变得复杂起来。为给办案人施加压力,性格倔强的富平使出了歪着,拿着汽油瓶来到上级法院声称不按其意见处理就要自焚,案件变得火药味十足起来。由于事过境迁,原、被告对自己的主张都难以举证证明,为查明案件事实,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办案法官三去青岛寻找当年原、被告的同住街坊、老亲旧友,走访卖房人的后裔,三番五次、苦口婆心的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主要从法理、亲情入手,帮助当事人分析案件的前景,劝诫当事人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要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主审法官的辛勤努力和不辞辛苦,终于感化了当事人。李艳激动的说:“就冲法官的耐心和责任心,我就不再与他计较了,我认了。”执拗的富平也说:“只要原告认了,我给我的老妈有了交待,其他房产我也可以做出让步,法院看着处置就是。”一场充满火药味的离婚大战终于偃旗息鼓,双方当事人愉快的接受了法院调解,达成了离婚协议。
【庭后思考】看似一疑云密布的离婚案件,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掩卷深思,禁不住有些感慨。“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错,就是这个理。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工作做到家,当事人的心结总会解开的,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把当事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当事人才会信任法官,由此想到最高法院开展的“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等主体教育实践活动是多么的必要。想想这些年身边发生的因当事人不满法院判决导致的当事人上访、缠访、甚至自杀事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多少都与法官对当事人的态度、工作不细致有关。对待当事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急其之急、想其所想,放下身架,苦口婆心的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民事案件调解终将会柳暗花明、别开洞天。(温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