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临沂市:全力提升科技管理水平 服务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2012-02-21 22:06:26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临沂市科技局局长  王文元

    去年以来,临沂科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临沂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沂市首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称号,并成功举办了“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沂蒙行”等重大活动,市科技局被省文明委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十佳服务企业优胜单位”。在工作中,我们以服务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为重点,着力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实施了一批新医药及生物、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技项目,其中实施省级以上工业科技项目110多项,“四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共完成增加值12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2.5%。二是积极培育重点骨干企业。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高位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14.9%,共帮助43家企业落实创新贷款8.7亿元,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7家,总量达到64家,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年初提高1.12个百分点。三是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在抓好临沭复混肥、沂水功能糖两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了园区“二次创业”步伐,临沂高新区、临沂经济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园区,并着力打造了以临沭县、经济区为主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沂南县、经济区为主体的电动车产业集群,以兰山区、费县为主体的板材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得到凸显。
    二、以加强科技工作宏观管理为切入点,全力提升县区科技服务水平。一是借助县级领导班子调整之机,积极建言献策,力争由县委常委分管科技工作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采纳施行,县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坚持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到县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把高新技术产业通报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通报范围,明确在市委理论读书会期间重点考察高新技术项目,引导和促进县区领导重视科技、发展科技、依靠科技。三是进一步规范了科技立项、经费管理、项目评审、科技奖励等操作流程,探索建立了市纪委全程参与、异地评审、财政审计定期核查、“延伸公示”等制度,完善了项目验收机制,实现了对科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四是在全市科技系统树立起了“跑来项目是英雄,争来资金是硬道理”的意识,鼓励和支持县区在抓好项目培育、筛选的基础上,加大与科技部、科技厅领导的沟通、交流和争取力度。去年,我市共有临沭、罗庄、沂水三个县区争取科技经费过千万,基层科技工作水平显著提升。
    三、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建高端技术创新平台。通过政策引进、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设高层次技术创新平台。去年,鲁南制药集团承建的“国家手性制药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同时,新建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岗位2个,批准建设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5家、省级52家,初步构建起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鼓励和引导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目前,我市共与中国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等60多所大院大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共建了中科院山东技术转化中心临沂中心、山东省科学院临沂分院、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临沂中心等综合性产学研合作平台3家,获批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院士工作站13家,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究中心)9家,全市4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实质性产学研合作,破解技术难题2400余项。三是重点加强了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强高创服务中心(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四、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依托项目引进人才。山东常林集团通过引进长期在德国高端液压研发领域工作的钟默博士,推动实施了高端液压主件研究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抢占了行业发展制高点。金正大公司通过引进陈宏坤博士,取得了新型肥料领域最高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直接带动了新型肥料产业发展和新产品推广;罗欣药业通过引进李明华博士,积极参与重大新药创制工程,实现了产品提档和产业升级,使企业由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迅速成长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目前,我市人才工作已形成了“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形成一个创新团队,攻关转化一系列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个高端产业”的工作模式。二是搭建平台承载人才。去年,共帮助蒙山铝业、天元集团等5家企业建设了院士工作站,帮助华盛中天、天宝化工等6家企业建设了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究中心),共引进包括陈蕴博院士、沈世钊院士和国外高层次专家在内的科技创新人才及创新团队300多个。三是优化环境留住人才。市政府制定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了人才引进培养“十百千”工程,设立了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实行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加大了对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具体的扶持政策,在创业资金、研发经费、科技奖励、生活学习等方面加大了倾斜力度,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我市已经连续三年把全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了来我市创新创业并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地专家,鼓舞和激励了各类人才在临沂创新创业。
    五、以整合科研机构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针对我市研发机构少,研发投入强度低,科技创新底子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等难题,我们加快推进了科研机构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力度。一是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的整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大胆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整合机构、提升效能、合作创新、服务发展”科研机构建设改革思路,对四所不同隶属部门的科研院所加以整合,成立了临沂市科学技术合作与应用研究院。成立以来,该院秉承“招才引智、合作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了产学研合作、高端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为高校和企业深入合作搭建了平台、畅通了渠道,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全市科技进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院已形成了由13个业务部室、6个科技研发服务中心组成的综合性研发服务机构。去年,合作企业达到80多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0余项,联合实施国家重点支持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个,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被省科技厅确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二是加强对科研机构的指导。注重加强与市农科院、市林科所等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通过联合开展现代林业、现代农业技术需求调研、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活动,实现了由松散型合作向紧密型合作的转变,壮大了科研实力。三是注重发挥民办科研机构的作用。临沂市共有民办科研机构135家,量大面广,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近年来,我们坚持“一手抓规范,一手抓科研”的工作思路,加大管理和支持力度,上抓龙头骨干,下抓培育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