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科技局局长 李恩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天桥区科技局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2011年,天桥区顺利通过考核并首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誉称号。
一年来,天桥区科技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为主线,以培育科技创新载体、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和手段。经过一年的努力,天桥区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幅由2008年的负增长,一跃成为济南市各县区的增幅第一名;专利申请量去年已跃入全省各县区第九名,2011年仍保持稳步提高;科技平台建设从无到有,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已创建9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培育壮大,新标准认定的企业已达16家;各类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国家科技进步奖亦榜上有名。可以说,天桥区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天桥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强化创新服务机制 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近年来,天桥区科技局始终坚持把服务作为工作主旨,坚持为企业服务,认真落实“五送、两办、一上门”的调研制度。“五送”即送科技信息、送科技项目、送科技政策、送科技专家、送科技人才。“两办”即为办理高新技术企业和专利申报的企业做好全方位服务。“一上门”即各业务科室坚持每周一天到企业调研。近一年来,天桥区科技局陪同省、市领导、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区人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企业调研20余家,40余次。天桥区科技局各业务科室到企业调研、了解情况,50家、80余次。天桥区科技局多次邀请驻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促会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天桥区科技工作的建议,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提供优质服务。
在创新服务机制的引领下,天桥区科技局多措并举,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一)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从2011年开始,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口径做了新的调整,为了确保完成年底考核任务,天桥区科技局尽早入手,对按照新标准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进行了调研,编订天桥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库,并按时更新。积极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组织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参加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讲解培训班,2011年又有5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6家。截至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255365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1.57%,比重增幅12.98%。列全市第一名。
(二)继续推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一年来,天桥区科技局加大专利培训、宣传和资助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在区政府大礼堂举办报告会两次,联合济南市科技局举办一期企业维权讲座,在科技下乡、专利宣传周发放各种材料1000余份,展出挂图80余幅,受众2000余人。二是继续开展“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2011年共收到学生作品447件,比去年增长30%,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110件,对优秀学生作品、科技辅导员及学校进行表彰奖励。截止到11月底,学生作品已申请专利200余件。三是深入一线,问计于企。深入企业,宣传政策,为区内申报专利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咨询、维权服务。截至目前,共提供专利咨询服务320余人次。四是加强专利执法检查。2011年共进行专利执法检查35次,检出具有专利标识的商品400余件,其中无效专利10余件。五是落实政策,鼓励先进。截至目前,已发放专利申请费资助30余万元。六是积极申报全市专利奖,申报5项。截至11月份,天桥区完成专利申请179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05件,同比增长41.80%。另外,济南汇文实验学校被济南市知识产权局批准为济南市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实践基地,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被济南市知识产权局认定为济南市第七批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三)认真组织好各级各类项目申报。2011年以来,天桥区科技局组织各类项目申报培训班5期,聘请专家解读申报指南,为企业申报项目提供服务,印制并向企业发放了“天桥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组织企业申报市级创新基金项目7项、市青年科技明星计划4项、市成果转化项目11项、市级自主创新项目17个、市级科技特派员项目5项、省科技项目8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截至目前,2011年获得市以上项目等扶持资金500余万元,荣获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济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济南市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有力支持了企业的创新发展。研究制定了《天桥区科技局计划项目及经费检查实施方案》,确保了经费合理、有效使用。
(四)大力培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2008年天桥区工程中心的空白,到2009年第一家,到现在的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2011年上半年,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又有4家企业被市科技局推荐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另有5家企业申报了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积极培植工程中心的同时,天桥区科技局不断加强对中心的管理、督导,截至目前,各中心申报专利215件,授权97件,完成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23项、市级39项,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创新中的骨干作用。
(五)拓展产学研联合路子。天桥区科技局认真做好产学研工作,在企业与政府、科研、教育、金融机构间架起沟通桥梁,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2011年以来走访调研了驻区所有科研院所,整理形成了近万字的材料,建立了资料库,为切实发挥院所作用打下了基础。2011年4月,天桥区政府与山东大学签署了共建新材料产学研基地战略合作协议,走出了区校合作的新路子。在建立产学研基地方面,天桥区科技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模式,大力实施院企合作,积极开展院企产学研合作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并挂牌产学研实践基地7家。
(六)积极做好人才工作。天桥区科技局结合工作职能,大力加强产学研“项目+人才”的培养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积极协助企业做好“泉城学者”工程的申报和立项工作,天鹅棉麻机械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并获批“泉城学者”工程,争取课题项目研发资金100万元,填补了天桥区在“泉城学者”工程上的空白。认真做好济南市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推荐工作,由天桥区科技局推荐的德佳机器研发部经理毕伟祥和世纪华泰董事长牛斌成功入选,完成了千层次创业人才项目的申报。
(七)筹划运作好科技特派员项目。天桥区科技特派员现有6名,为了切实管好用好农业科技特派员,发挥他们的技术专长,天桥区科技局制定了《天桥区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办法》和《天桥区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执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调研,两月一总结”制度。通过科技特派员近一年的辛勤劳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力带动了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了天桥区农业发展。
实施科技强区战略 全力打造创新型城区
据天桥区科技局局长李恩广介绍,2012年,天桥区科技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十六字方针,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区,大力实施科技强区战略,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坚持服务主旨,继续深入落实“五送、两办、一上门”服务机制,坚定不移的推动全区科技进步。
(二)进一步健全创新型城区建设体制机制,制定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的相关措施。
(三)重视计划项目申报,由过去注重申报,向项目的培植、培育与申报结果并重转变,通过加强项目培植、管理、服务,提高项目命中率。
(四)深化产学研联合,在创建产学研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产学研联盟的新路子。
(五)加强农业科技工作,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工作,为农民增收、农业科技进步服务。
(六)继续抓好专利申报工作,在完成济南市科技局下达任务量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全省排名的新突破,深入推动中小学专利申报,试点建立专利示范学校,打造亮点。
李恩广表示,近年来,天桥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科技平台创建等工作虽已取得重大进步,但离建设创新型城区的目标还任重道远。为此,他们将继续努力,以新的目标为起点,在稳健中求超越,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先进区”建设,为全面实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