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在近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各类创新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推进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外部环境建设,着力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
今年省里确定的全社会R&D投入强度增长目标是0.15个百分点,各市要分解任务,各市的R&D投入强度增幅不能低于全省的水平。各市要围绕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做文章,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的倒逼机制,引导企业增强依靠科技实现发展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同时认真落实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政策,切实增加全社会R&D投入。
继续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今年,省政府将拿出10亿元重点支持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重点撬动金融资本进入创新领域。要按照省科技融资担保平台的工作方案,尽快联合省财政厅、有关投资和金融机构,筹集1亿元多元资金,设立“山东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有条件的高新区争取进入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行列,做好高新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企业上市和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板上市培育工作,加强与省金融办,一行三局的配合,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运用担保、贴息、发行企业集合债券和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融资等多种金融工具,培育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资本市场。规范运作“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按照《山东省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充分发挥政策性基金的引导作用,引进国内外投资机构来我省开展创业投资业务,支持有条件的市和创业投资企业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放大政府资金的投资效应。
大力开展协同创新
开展科技工作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协调沟通。科技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搭建平台,整合各类资源为科技所用。
要抓住我省与科技部开展新一轮省部工作会商的机遇,将地方目标与国家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争取实施更多的国家科技计划,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类科技资源,提升我省创新能力建设。
要继续重点推进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基金委,以及与国内外大院大所的合作,完善科技合作平台建设,探索院士工作站服务产业链(产业集群),以及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为企业服务新路子。与此同时,还要继续加强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科技合作,积极争取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今年,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启动依托科技合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试点工程,帮助引导省管县所属100家经营状况一般、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大幅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一是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资源配置方式,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建立科技计划项目预选库。拓宽科技计划支持方式,逐步加大奖励、后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的比重。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主管部门、责任处室和工作人员的考核,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二是加强科技奖励改革。进一步完善评审体系,实施网络评审全部采用省外专家、答辩评审全部采用电话答辩的模式,提高评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进一步强化对省科技奖励候选人的管理,科学评价完成人贡献,遏制“搭车”报奖现象。
三是继续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去年全省事业单位改革会议已经对科研院所改革进行了部署。科研院所是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这次改革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按照建立现代科研单位管理制度的目标要求,以创新科研机构体制机制为核心,完善科研院所长负责制,探索建立理事会管理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健全科研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各项改革。
四是创新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要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做好千人计划、泰山学者及海外特聘专家、药学特聘专家的遴选推荐工作。要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科研成果、创新产品、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高度重视基层科技工作
各市要切实抓好基层科技工作,加强县(市、区)科技局自身建设,引导他们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合作,积极为县域范围内的企业搞好科技服务。要继续关心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队伍,为其提拔重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要统筹中央资源、省里资源和地方的资源,集中支持基层科技工作。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及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等要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加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要高度重视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一线服务基层,抓住我省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省的有利时机,引导群众充分利用好各类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加强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素质能力。
强化科技工作宣传
要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切实加强科技宣传工作。为提高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省科技厅将2012年确定为“科技宣传年”。各市科技局、各高新区以及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都要高度重视科技宣传工作,树立宣传意识,切实把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加强人力和经费保障,密切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宣传条件,共同为加快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