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三招下活科技棋——平阴县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2012-02-07 17:14:36   作者:通讯员 尚晓南 赵 军 李明刚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平阴县科技局局长陈泽成

    近年来,平阴县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全县工作中心,明确了“支持特色产业,引导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主导产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为全县干事创业、跨越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从2007年的15.3%增加到现在的33%;争取国家和省市科技立项81项;专利申请量1196件。先后获得全省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全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县以及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防震减灾先进单位、全市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科技工作有其自身规律和特殊性,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马太效应”也十分突出: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科技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争取项目和资金也就越多。反之,则是恶性循环。为使全县科技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正面临着工作思路的转变、工作方式的转型和工作重点的转折问题。为此,在科技工作定位上,努力探索实现“三个转变”。即推动平阴科技工作由社会事业型向经济服务型转变,由以项目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转变,由部门的“小科技”向社会的“大科技”转变。改变科技工作只是联系少数几家企业、管理少数几个科技项目的现象,发挥宏观管理和引导作用。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搞好科技服务,使工作找到了着力点和突破口。


突出“特色”,支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从2008年开始,平阴县以玫瑰产业为课题进行申报,争取为“山东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规划试点县”,先后确定了“利用低温生产玫瑰鲜花细胞液”、“玫瑰花精油和玫瑰水深加工”、“玫瑰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8个相关科研项目,支持玫瑰研究所和有关乡镇引进培育玫瑰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化妆品、食品等高端新产品开发,惠农、天源等玫瑰加工企业连续获得省市自主创新项目、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先后获科研经费300多万元,不仅大大提高了玫瑰深加工能力,而且有效拉长了产业链条。2009年申请了玫瑰产业国际科技合作立项并得到批准。通过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牵线,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科技参赞胡海专程来平阴县进行了考察,促成该县与保加利亚玫瑰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该所所长助理、玫瑰专家安娜博士专程来平阴县讲学和交流,并得到市县人社部门及外国专家局的补助和支持。县有关领导、乡镇和加工企业又到保加利亚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和交流,在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种植加工技术的合作上取得新进展。近几年,平阴玫瑰市场行情稳中有增,2011年玫瑰鲜花蕾的价格更是达到22元/公斤,科技的贡献不可忽视。
  从2008年开始,平阴的又一特色产业—中药材产业,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当年,位于该县孔村镇的济南禾宝公司中药材基地被省科技厅批准为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福胶集团被批准为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2009年,平阴县被批准为中药现代化示范县,成为全省科技部门支持发展的中医药重点区域。截止目前,全县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品种上百个,7000多农户从中受益。
  县科技局还组织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工程”与平阴主导特色产业相结合,重点围绕玫瑰、林果、蔬菜、中药等产业搞好科技服务,从省农科院、省药材公司、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选聘部分专家,以及部分乡土科技人才,组成22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年初签订“203151”目标责任书,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50多场,受训农民6000多人次,发放科技材料2万多份,有力推进了全县农村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突出“引导”,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


    平阴县机械、铸造类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技术含量较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由之路。该县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领航员”作用,引导传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运用国家出台的减征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及科技投入税前抵扣等政策杠杆,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把享受的税收优惠再次投入到科技创新中来。玫德铸造公司从2009年申报高企业开始,从没有一件专利、没有一个科技项目,通过三年努力,成功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2项,申请专利50多件,获得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企业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该公司利润为4亿多元,次年就达到6.4亿元。玫德公司的科技投入动作也越来越大,建设的产品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资达1亿多元。
  科技的力量,不仅能把传统企业改造成“高企”,而且还能把一些规模较小、但行业聚集度高、关联度高的“小微高企”,整合资源,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平阴把迪生电子、银河电气、新科特电气、苏博电气等一系列生产输配电无功补偿器的企业,整合组成输配电无功补偿产业集群,打造无功补偿电子电气产品生产基地。协调澳海、海川、万方等7家炭素企业申报炭素产业创新技术联盟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以玫德铸造、福胶集团、鸿瑞化工、大唐风电等公司为龙头,向先进制造业集群、医药化工产业集群、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全县市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达到13家,集聚各类专家100多人,高新技术产值占到规模以上总产值的33%。
  平阴县新能源产业虽然起步晚,但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大唐风电、中海油风电等项目。目前,已开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开发利用。平阴大唐风电场三期项目均已批复立项,风电场的建设可以减少化石燃料发电产生的大量的污染物和碳排放,年上网电量28334.1千万时;济南汇弘科技有限公司与大连华锐集团合作,生产风机偏航、变桨系统驱动器,该公司目前已掌握成熟的生产技术,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台(套)规模。科技局主动靠上服务,引导申报科研项目,帮助解决技术难题,靠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


突出“服务“,努力提高科技对主导产业的贡献度


      为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服务员”,县科技局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和送服务上门制度,每批项目集中申报之前,都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帮助企业筛选申报课题,主动联系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同开展科技研究,提高项目水平和申报成功率。去年以来,又改变过去集中申报为常年申报,建立了项目库,根据上级项目不同要求,随时筛选适宜项目进行申报。三年来,争取无偿支持资金2000多万元。
      围绕平阴产业发展的需要,找准支柱产业和企业需要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着手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促使更多的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姻,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增强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济南压缩机公司、格蓝压缩机公司、化友化学公司通过难题招标,与西安交大、山东大学、省科学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中药材基地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研究所定为实习基地。玫德公司也与比利时国家工业研究所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签订了多项科研成果转化协议。
  在县科技部门的协调下,鸿瑞化工公司先后与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研发的低分子、中分子、高分子“聚异丁烯研制与产业化”等四个项目,分别被列为科技部创新基金及市科技重点项目,获得科研经费200万元,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全县已有10余家像鸿瑞化工这样的外来投资企业得到科技支持,进一步优化了平阴县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