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科技之光”助力市中阔步向前

2012-02-07 17:45:18   作者: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冯中平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十二五开局之年,济南市市中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18.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91.58%,总量和比重位居全市各县区前列。在济南市、山东省组织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评审中,市中区分别取得全市城区第一、全省城区第二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考核,连续第五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岁末年初,市中区科技工作再次交上一份完美答卷。
    2011年,济南市市中区科技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抓班子,强队伍,抓廉政、促和谐,探索新思路,研究新举措,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完美答卷这样书写


    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致富宝典。如今,“政策引导+科技支撑”在 市中区发挥的淋漓尽致。此举作为创新型城区建设的核心,为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内生发展能力提供了强大动力。2011年,市中区科技局坚持创新驱动服务转型升级,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成绩显赫。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创新型城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创新型企业5家、济南市自主创新产品14项;新增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3家、山东省著名商标4个、济南市著名商标7个、济南市名牌产品7个;、“电液伺服汽车车架系统疲劳试验台”等30个项目通过了市级以上鉴定验收,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MJ-630MC/型数控车削中心”等4项科技成果获济南市科技进步奖。重汽集团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和首批山东省创新型企业,金钟衡器成为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专利四项指标(专利受理量、发明专利受理量、职务发明受理量、专利授权量)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和专项服务并重,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首先,整合资源,通过“人才、计划、专利”支持,提升重型汽车、变压器领域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其次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为突破,支持液压泵、压力容器等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加快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再次,择优支持,促进智能红细胞叶酸检测仪、公共建筑能耗管理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生产训练系统等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及市场化进程,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同时,认真做好新统计口径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调度分析和跟踪服务,努力化解重汽生产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激光医疗产业化”项目入选山东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目录,盛华视讯等企业五个科技项目进入山东省重大技改项目名单。
    三是探索合作新模式,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借助高校院所的智力优势和技术力量,开展产学研合作,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工作中,市中区科技局结合区内企业实际情况,围绕研发机构建设、成果转化、联合攻关、人才培养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明显加快。百鸣生物等6家企业分别与山东农业大学等家高校合作,组建省市工程中心各3家;建友机械采取企业出资、工程技术人员在职攻读的方式,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工程硕士学位班;鲁冠混凝土等10家企业与济南大学等高校院所达成专利、科技成果转化协议,金额591万元,其中9个项目列入市成果转化计划,得到180万元资金支持。
    四是搭建平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人才、计划、项目”一体化发展,突出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建设培育,为科技人员发挥专业才能提供舞台。2011年,申报济南市优秀创新团队2个、济南市千层次创业人才计划5项、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计划3项、济南市第三批科技特派员6人,推荐区第四批“市中英才”5人。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在组建省内第一家特高压变压器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引进国内特高压变压器领域的领军专家——禹云长教授,并成功入选市 “5150”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以其为主组建的创新团队有望升级为市级优秀创新团队。金钟衡器引进7名高水平专家,组建智能衡器创新团队,将为企业技术升级提供巨大支持,同时将进一步巩固企业在同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
    五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区建设。全年完成专利受理量3207件(其中,发明专利723件),专利授权量1731件(其中,发明专利189件),分列省第7位、第5位。在2011年度山东省知识产权创造优胜县市评选活动中,市中区荣获山东省专利创造优胜县(市)区综合评比第一名,并获得5万元的奖励。区知识产权局被评为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连续5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五项举措提速创新城区建设


    2012年,市中区科技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努力在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培育新兴产业、提升民生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资源,通过“人才、计划、专利”支持,充分发挥重汽集团、山东电力、西门子的带动作用,加快交通装备和输变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提升重型汽车、变压器领域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为突破,支持济南液压泵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市压力容器厂等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从政策、项目、服务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计划;全力推进 “电液伺服汽车传动轴扭转疲劳试验台”等2011年新上科技项目实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以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着力加快功能园区(基地)建设。按照金融商务中心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管理平台”、“手机银行系统研制与开发”等信息化平台建设及特色新产品的开发推广,提高科技服务金融商务区建设支撑能力;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产业基地、总部基地、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加强科技服务需求调研,制定和落实有利于促进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政策,加大科技项目倾斜扶持力度,支持基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以及相关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努力构筑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探索合作新模式,构建长效合作机制,不断推动产学研结合深入开展。依托已建立的校企合作机制,推动济南大可汽车改装有限公司、山东精久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压力容器厂等企业与山东大学、省科学院、天津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对接活动,共同申报项目,共建研发机构,共育科技人才,破解一批技术难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继续开展与济南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的合作以及山东济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服务市中专项行动,在政府、高校、企业之间,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建立紧密合作机制,相互获取信息,实现从互通到互动,共同服务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认真抓好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以及山东美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市工程中心的申报与认定。
    四是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区建设,探索相应改革和发展措施,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重点开展专利提升行动,努力提高专利质量,优化专利结构,实现数量与质量、指标与效益的同步发展,提高专利实施效率。加大企业专利工作力度,抓好专利申请、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和专利技术转化等工作,引导企业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升专利产出能力,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支柱企业。继续开展知识产权“五进”(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加大联合执法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全区保护知识产权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水平。
    五是坚持“计划、项目、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为主体,推动“计划、项目、人才”一体化发展,注重科技计划实施中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以计划抓项目,以项目育人才,重点抓好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千层次创业人才、市科技特派员以及市中英才等计划的实施,切实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全力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展望新的一年,济南市市中区科技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攻坚克难,激情创业,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服务于繁荣魅力和谐现代化新市中建设,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主 要 荣 誉
  1.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
  2.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区
  3.首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4.首批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区
  5.首批山东省地震应急预案管理示范区
  6.山东省专利创造优胜县(市)区综合评比第一名
  7.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8.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
  9.济南市节能先进单位、集体三等功
  10.济南市市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