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合力推进“10-35kV 旁路磁饱和型可控电抗器”技术项目攻关,这必将大大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山东鲁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建桂这样对记者说。
近年来,日照市岚山区积极采取多项举措,大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校院所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积极加强产学研合作攻关项目。该区积极牵线搭桥,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项目合作攻关,通过共同承担国家和省市各类科技项目,解决技术难题,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促进了先进制造、石油化工、海洋产业、生物制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岚山黄海养殖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所联合建立了“山东黄海岛屿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科技重大专项,取得了“典型岛屿海域增养殖功能群构建”等科技成果5项,研发了“人工鱼礁增养殖”等新技术5项,申请发明专利5件,发表科技论文4篇,为岚山区浅海增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搞好项目合作的同时,该区积极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整合产学研资源,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依托高校院所的技术优势,联合组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向深度发展,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目前,全区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家。区内企业与中科院、浙江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21对,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10个,逐步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
实施人才合作培养工程。通过实施技术合作项目和人才计划,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交流,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水平,先后聘请专家教授80多人来岚山指导,引进科技人员600余人。岚星化工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共建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青岛科技大学建立了岚星有机硅实验室,并聘请香港大学博士后、青岛科技大学塑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副教授李伟为公司总经理,实现了从“企业+大学”到“企业+大学+人才”的合作升级,属国内首创产学研合作模式。焦电公司、海能生物公司分别与山东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共建了校外学生实践基地,实现了校企人才的合作培养。(代世阳)
近年来,日照市岚山区积极采取多项举措,大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校院所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积极加强产学研合作攻关项目。该区积极牵线搭桥,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项目合作攻关,通过共同承担国家和省市各类科技项目,解决技术难题,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促进了先进制造、石油化工、海洋产业、生物制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岚山黄海养殖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所联合建立了“山东黄海岛屿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科技重大专项,取得了“典型岛屿海域增养殖功能群构建”等科技成果5项,研发了“人工鱼礁增养殖”等新技术5项,申请发明专利5件,发表科技论文4篇,为岚山区浅海增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搞好项目合作的同时,该区积极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整合产学研资源,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依托高校院所的技术优势,联合组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向深度发展,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目前,全区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家。区内企业与中科院、浙江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21对,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10个,逐步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
实施人才合作培养工程。通过实施技术合作项目和人才计划,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交流,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水平,先后聘请专家教授80多人来岚山指导,引进科技人员600余人。岚星化工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共建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青岛科技大学建立了岚星有机硅实验室,并聘请香港大学博士后、青岛科技大学塑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副教授李伟为公司总经理,实现了从“企业+大学”到“企业+大学+人才”的合作升级,属国内首创产学研合作模式。焦电公司、海能生物公司分别与山东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共建了校外学生实践基地,实现了校企人才的合作培养。(代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