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保荣院士在演讲中指出,青岛海洋防腐蚀实力雄厚,我们愿意打造青岛海洋防腐蚀城。
侯保荣院士介绍,腐蚀是材料和化学当中造成的破坏所引起来的,材料不仅仅包括钢铁,更重要的包括钢筋混泥土和其它的材料,全世界每90秒钟就有1吨的钢铁变成铁锈,这是非常大的数字。资料显示,腐蚀所造成的损失大于自然灾害总和的6倍。但为什么我们对这个问题引不起重视呢?因为腐蚀是悄悄进行的破坏,不及地震、台风来得那么突然,不会引起高度注意,因为它是悄悄进行的,所以腐蚀损失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发展蓝色经济,要建设桥梁,要建设港口、石油平台、海上风电,95%的设备都是由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造成的。
有人提出,海洋科学面临的共性问题是什么?两个:一个是物理海洋问题,也就是讲波浪冲击、台风、海啸等,这些是自然现象,目前人类无法抗拒,只能逃跑或躲避,当然也有一些防御措施。第二个就是关于海洋腐蚀问题,是海洋科技发展的共性问题,这个问题无法逃避,是自然现象,但是可以用防腐蚀措施来防止和控制它。经过我们的努力,25%和40%的腐蚀是可以避免的,四五千亿的损失靠腐蚀工作者来挽救。
关于钢铁腐蚀的控制办法,侯保荣院士认为,海洋钢结构的腐蚀规律,分成大气区、浪花飞溅区、海水潮差区、海水全浸区、海底泥土区,腐蚀最严重的就是浪花飞溅区。对于钢筋混泥土的腐蚀,侯保荣院士指出,在混凝土结构当中,建设3-5年之内,应当对混凝土加强防腐蚀处理,才能保证它的安全。美国提出了一个五倍定律,就是混凝土结构新建时少投入1美元,但是当开始出现腐蚀时,维修需要5美元,表面顺筋开裂时维修需要25美元,严重腐蚀破坏时维修需要125美元,所以是一个五倍定律增加。所以,我们在建造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防腐蚀的措施。
关于混凝土防腐蚀和海洋浪花飞溅区的防腐蚀,这两年取得了比较大的科研成果,正在推广应用。作为中国工程院海洋研究所,是一个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上世纪50年代就开展海洋腐蚀与技术研究工作。我们还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一是海洋腐蚀电化学方面的研究,海洋生物腐蚀和污损的研究,钢结构的含量敏感断裂的研究,大气腐蚀与防护研究,海洋结构腐蚀检测技术研究,杂散建筑的腐蚀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为国家的经济服务。
侯保荣院士认为,青岛是蓝色经济发展的龙头,青岛的海洋防腐蚀产业非常宽广,在青岛发展防腐蚀产业具有非常好的前景也有非常好的基础条件。同时,青岛海洋防腐蚀实力雄厚,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工研究院、中船重工725研究所、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等,我们建立了海洋防腐蚀研究联盟,青岛就占了1/4,我们有着雄厚的研究力量技术,我们愿意打造青岛海洋防腐蚀城。
最后,侯保荣院士建议:建设山东省腐蚀防护研究基地,要集中力量,解决山东省的腐蚀防护问题,解决青岛市的海洋腐蚀与防护问题。尽管是海洋经济论坛,但腐蚀问题牵涉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不见得就在海洋方面的混凝土,包括山东省的等其它腐蚀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
我们要把科技力量集中起来,攻克所有腐蚀和防腐难题,然后把这个科研成果推向全国,建设全国的腐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