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 王建忠
福州市科技工作以服从与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为宗旨,以创新、产业化为主线,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福州市已连续八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先后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2010年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占工业总产值35%。福州市共有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77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1家。
营造鼓励创新环境,扎实推进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
2010年4月,福州市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福州市成立了以苏增添副省长、市长为组长的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福州市科技局着手制定了涵盖“十二五”的《福州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已经市政府审定后,报科技部备案,并纳入福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今年3月,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福州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意见》及《指标体系》的顺利通过,对于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建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考核评估机制,届时争取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4月福州市召开了2011年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暨科技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今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已把R&D占GDP比重、专利授权量增长率、每万人专利授权量、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列入县(市)区绩效考核指标。一系列法规、规划的制定,对促进福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77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7家,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高企101家,10亿元以上的高企10家。继续加强对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的引导和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深入实施,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涌现出星网锐捷、新大陆、福晶科技、福耀玻璃、邮科通信等一批高成长性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群体。
组织科技项目申报,激发企业主体创新热情
今年福州市科技局共征集329项科技计划项目,推荐了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的“云计算数据中心TOR交换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15项申报福建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推荐84个项目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推荐了60个项目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将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的“提升LED背光电视能效的区域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等25项列为福州市区域科技重大项目。福州市福建海越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的“流动式垃圾压缩机/HY12/HY15/HY18/HU20”等29个产品被认定为2010年第四批省自主创新产品,迄今福州市共有191个自主创新产品。
今年1月,省政府签发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闽政〔2011〕11号),福州市共有1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福晶激光晶体元器件技术创新平台”获一等奖,“钢化夹层隔音汽车窗玻璃”等9项成果获二等奖,“基于32位RISC CPU的专用设备片上系统(NL06F86)”等9项成果获三等奖。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级企业技术中心143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3家、市级87家。大力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创新主体建设。全市共设立生产力促进中心17家、各类行业技术创新中心3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7个。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以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牵头单位,成立了福州市生产力促进协会和福州市生产力促进服务联盟,完善了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体系。根据市场需求与自身的发展特点,福州市行业技术创新中心集聚一批高素质的行业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向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真正做到了“政府搭台、中心唱戏、企业受益”。例如,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和福州863软件专业孵化器是国家级创业中心。2010年福州市属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场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约500家。面积1万平方米的福州海峡工业设计创意园建成投入使用,金山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建成的9000平方米孵化场地年底前能招科技企业入驻。此外,我市还建成了福州技术交易中心与福州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作网。区域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科技项目、科技资源的交流合作日渐成效。
开拓产学研发展新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为调动院校的积极性,福州市的科技计划支持省级的高校、科研单位在与福州市企业进行合作的基础上,作为科技项目第一申报单位承担市级科研项目。今年共受理市校合作项目57项,涵盖工业、社会发展以及农业科技等众多领域。2010年,福州市共签订技术合同2267项,合同交易额达10.5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503项,成交额4亿元,科技资源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成效日益显著,科技创新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更加凸显。
福州市充分借助一年一度“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通过主动服务项目对接,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加快对接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2010年第八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全市共对接项目681项,总投资170.5亿元,其中合同项目439项,总投资113.22亿元;协议项目193 项,总投资51.55 亿元。6月18日,福州市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在第九届“6·18”福州签约专场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福州市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依托福州优势产业集群,帮助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并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推动其控股上市公司与福州产业对接等方面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