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聚焦四个第一 实施创新驱动

2011-10-11 18:42:48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南京市科委副主任  于建宇

    近年来,南京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全面聚焦“四个第一”(即人才第一资源、教育第一基础、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将南京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创业优势,力争率先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南京特色发展之路。


加快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试点


    一是全面推进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工作。目前全市已有18家单位发起招标公告,完成评议标的有13家,报批的有10家,成立运作的有1家。其中今年3月6日成立的南京市再保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实现贷款投放56笔共2.045亿元。二是积极推进科技银行和科技保险专项政策出台。在8月10日全市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会议上,南京市正式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银行发展的实施办法》、《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保险发展的实施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科技银行专项扶持资金,用于科技创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各区县、国家级开发区财政按1:1比例进行配套;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科技创业企业贷款贴息。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科技保险专项补贴资金,用于科技创业企业购买科技保险公司相关险种的保费补贴。三是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风险补偿机制。今年,南京市积极筹措资金300万元,争取省科技厅资金支持475万元,合并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委托江苏银行管理运行,为全市知识产权质押创新了新的方式。四是推进银政合作,为科技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市科委与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工商银行南京营业部签订“银政合作”协议,两行每年各为市科委推荐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授信10亿元。同时市科委不定期地从科技项目资源库中筛选出科技贷款需求项目,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推荐。五是积极引导高科技企业上市,吸纳社会资金的注入。近年来,南京市重点围绕软件企业上市,组织实施“南京市软件企业上市培育专项计划”,通过引入证券、会计、法律、资产评估、投资和咨询等中介机构,采取分阶段无偿资助方式予以支持。六是试点企业票据融资工作。今年以来南京市启动了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发行筹备工作,举办了针对区县科技管理人员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业务培训,布置了筹备发行任务,征集了一批企业。并组织了银企对接,为企业与银行建立发行渠道。七是建立科技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中心。为更好地为科技创业企业服务,南京市依托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于8月10日成立了市科技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围绕南京地区的科技创业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的需求,设有综合信息交流平台、融资需求受理、征信体系建设、融资解决方案提供、融资机构对接等五大功能。八是推进联合(科技)产权交易所的建立。由南京产权交易中心、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共同出资,于日前成立了南京联合(科技)产权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为中小企业、科技企业等各类性质的非上市公司提供股权交易、股权登记托管、股权融资、科技成果转化及交易等相关服务


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7月,南京市委十二届二十二次全会做出了《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并配套出台了“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创新创业人才特别集聚区)建设”等“八大计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
    下一步,南京市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南京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重点,进一步聚焦在依靠科技、教育、人才引领发展的领域。全力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显示“两大世界级产业基地”;积极培育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生物和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五大国家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建设金融、物流、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文化、旅游休闲、现代商贸“七大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优化提升石油化工、汽车、钢铁等支柱产业;跟踪扶持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限制发展建材、轻纺等低端产业。在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聚焦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自主创新。将进一步突出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作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工程,重点突破一批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增强对产业链中最具附加值和影响力环节的控制力,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二是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领产业布局规划。结合实施主体功能区划,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主三副八城”及十大功能板块为基础,以提高城市空间承载力为重要目标,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的产业发展原则,科学界定全市各区县发展的主体功能定位、主导产业类型和主要发展方向,编制并实施全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引导产业空间科学开发,强化产业集聚集约发展,限制“三高两低”产业发展,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强化产业政策聚焦。整合现有市财政投入的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统一的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关系产业全局的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头项目。通过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制定和完善《南京市产业用地指南》,区分项目不同类型,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纳入优先保障范围,新增建设用地优先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四是培养产业人才队伍。把南京市人才引进的重点方向、科技创业的产业导向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整体规划部署紧密衔接,增强人才结构、创业格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优先支持科技人才创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集聚,优先支持创新创业优质要素向新兴产业链重点环节配置,促进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尽快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五是实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项目推进计划。按照“大项目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制定并完善《南京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产业目录》,实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大项目推进计划”。积极推进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高端制造业项目和占据先进技术制高点、主导未来市场新增长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以及支撑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高端服务业项目建设,力争以点带面,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