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走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县的关键年。作为金乡县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针对实际情况,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查问题、找差距,理清全县科技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转移,培植壮大现代农业,重点扶持发展创新能力强、有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行政市场手段,围绕发展经济主题,使金乡县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为金乡县的区域经济由资源驱动向高新、创新发展,突现全县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平台
作为县级科级单位,为提升全县的科技含量,促进全县区域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科技局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县内企业普遍规模小;二是企业研发能力较弱;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后劲不足;四是现代农业科技转化力基础太差,使企业、农业生产研发、创新受到了极大限制。由县委县政府牵头,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意见》和济宁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企业与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联系意见》的各项优惠政策,制订并出台了《金乡县科技奖励办法》、《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县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金乡县专利申请资助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为企业、现代农业提供了科技创新体系平台支撑,并借助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与济宁市政府合作会议和院士济宁行等活动,对金乡县企业寻求高层次技术依托、引进专利技术和高新技术成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机电一体化、节能减排、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领域提供了创新平台,使企业真正能使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同时以金曼克集团、金人电器、科鼎环保节能设备、相武科技等重点企业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重点,提高企业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成效,以山东大学等院所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搞好系列干式变压器、环保节能燃煤锅炉、高压自动无功补偿装置、新型节能环保变压器等企业科技研发,使企业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高点上,再次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金”量。
科技局以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济宁行等为契机,以金曼克集团为龙头,以现有的电器制造企业为基础,开展变压器配套产品的开发,拉长变压器产业链条,培育机电制造产业集群。
在传统工业,如化工、纺织、建材、轻工等领域,科技局积极运用高新技术进行嫁接改造。重点做好德华化工新上甲醇、二甲醚、干冰、高塔造粒复合肥项目及金樱纺织整体搬迁改造和新增5万纱锭技改扩能项目。同时,加强对乡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分类指导,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考核督查力度,年内消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白乡镇。
2008年,力争再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及民营科技企业6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动农业技术改革
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节能减排科技支撑体系,实施社会和民生科技为重点,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创新,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实施新品种、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化水平,力求在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面貌改善的目标。
一是抓好农业科技创新。金乡县是大蒜之乡,“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围绕大蒜产业,走产学研综合的路子,继续加大大蒜新品种的引进选育,研究开发大蒜食品、大蒜药品、大蒜保健品,推动大蒜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围绕打造“一乡一品”特色农业新格局,实施梨瓜、甘蓝、山药、茄子、食用菌等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及关键配套技术的开发。围绕食品安全,搞好绿色无公害种植和有机栽培技术、食草畜禽和特种动物养殖技术的开发集成。
二是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宏昌有机大蒜种植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抓好3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建设。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今年,全县下派科技特派员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50名,推广新技术、新成果30项以上。大力实施科技培训工程,继续开展“科技下乡万户行”活动,年培训5000人次以上,使每人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三是加强能源和资源环境科技创新。以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加大对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与转化应用,推广重大节能技术、重大节能装备和重大节能示范项目5项以上。引进开发冷藏节水、节能、环保先进技术,重点解决冷库水电消耗大的技术难题,推进全县冷库的升级改造。
四是实施社会和民生科技支持工程。开展城镇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示范。围绕公众健康、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民生科技”方面的科研开发、技术集成和高新技术成果应用推广。
加强产学研创新平台建设 筑牢科技创新的工作基础
积极做好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的各项筹备、参展工作。切实强化合作项目的跟踪落实,大力宣传“科技金乡”,增强参会实效,全面提高金乡的影响力、知名度。
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以润丰农科院和鲁豫大蒜研究院为载体,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空间,加强与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高校的全面科技合作,落实好各项合作内容;积极探索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为一体的新型科技创新载体,组建产学研战略合作技术联盟。以宏昌果菜有限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为依托,建设1处市级产学研合作创新工作站。以大成食品有限公司和县科技推广中心为依托,建设2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按照“一企业一中心”的要求,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要建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大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为中小企业搭建技术服务平台;要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做强做大,成长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或大企业、大集团;要坚持企业主动、市场拉动、产学研联动和政府推动的思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营造科技发展的环境 加大科技发展力度
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调度,用好相关金融、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进一步健全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保障机制。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引导企业认真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科技政策联动协调机制,通过发改、经贸、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的联合推动,把鼓励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科技政策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和技术讲座,对领导干部、科技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科技政策法规以及科技管理知识培训。
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和科技政策执行情况的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考核指标体系,增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自身建设。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职能,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出好主意,为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人员搞好服务。努力打造成学习型、服务型、开放型的廉洁高效科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