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山东科技发展重要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科技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山东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温家宝总理在东岳集团考察时强调:“克服这场金融危机,我们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最终根本解决问题要靠科技的突破,这才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给我省科技工作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形势下,科技工作面临哪些挑战?科技管理自身存在哪些问题?在众人目光转向“蓝色经济”的当下,我省西部欠发达地市怎么办?7月30日-31日,在青岛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座谈会上,17市科技局负责人畅所欲言,自我剖析,献计献策。
“蓝色经济”涌起 “西部”怎么办
今年4月份以来,随着国家、省市各级领导人的讲话和一系列专题会议的召开,人们的目光逐渐向“蓝色经济”聚焦。在东部面对“半岛蓝色经济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时候,“西部”怎么办?
泰安市科技局局长郭向军认为,山东省在支持“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同时,不应该忘记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发展。
日照市科技局局长王西凌戏称日照、莱芜、临沂、德州、滨州、聊城以及菏泽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第三世界”。他认为,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这些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此时,政策更应该向落后地区倾斜,尤其是省里的一些重大专项,因为欠发达地区科技发展对于全省科技水平总体进步的效果更加明显,“不能让这些地区拖后腿”。
为了支持苏北地区的科技发展,江苏省出台了《进一步加强苏北科技工作的意见》,并设立了苏北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苏北地区的科技创新项目。临沂市科技局局长王文元建议,山东也应该借鉴江苏的做法,出台《加快鲁南地区科技发展的意见》,并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鲁南地区的倾斜扶持力度,从而带动全省科技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对于菏泽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而言,科技厅每来一次组织一个活动,起到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应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支持力度,帮扶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西部区域创新能力。”菏泽市科技局局长彭华如是说。
面对新形势 科技管理者如何创新
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形势和纵横错杂的产业图景,科技管理者越来越感到自身的压力。那么,科技管理者如何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贺永红是上任不久的济宁市科技局局长。她认为,科技管理者一定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出“四个服务”:第一、科技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体现出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此,各地应该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操作性比较强的长远科技规划;第二、科技资金服务于产业,重大专项、科技基金等的布局要根据各地产业实际情况而定,要突出主导产业;第三、技术服务于企业,管理者向企业推荐的技术应该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第四、政策服务于人才,要加大力度培养科技人才,为此,要有能够适应新形势的科技政策。她还指出,要提高科技管理者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科技考核的刚性化、科技管理的精细化和科技资源的统筹化。
王文元认为,地市科技工作能否跟上新形势、立足实际、把握大局,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技部、科技厅的指导和引领,科技部、科技厅应该经常到基层调研,从科技部、科技厅到地市科技局、县区科技局四级科技管理部门,形成紧密联系、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科技管理队伍,实现信息、项目、政策、平台和人才的联动。
德州市科技局局长才玉璞提出了一个更加容易被人忽视的命题:“无形科技资本的管理”。“目前,我们对科技投入、项目经费、科技机构与制度等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管理模式,但是对政策、金融、信息、创新环境等这些无形资本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科技创新的发展。”
潍坊市科技局局长李春玲则认为,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科技管理工作日趋复杂,一批科技管理者原有的知识储备显得捉襟见肘。为强化科技管理团队建设,省厅应该多组织一些科技局局长的培训活动,比如组织参观、考察等,了解、学习、借鉴外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应对当前形式的需要。
加强创新培训 企业不再蒙在鼓里
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家、省、市分别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不少局长反映,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并不了解这些政策,更不知道如何去争取利用这些优惠政策。
贺永红认为,我们也要强化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包括企业、科技管理者以及普通百姓的科技意识,加大科普工作,尤其是科技政策的宣传力度。
济南市科技局局长冯光文建议,学习借鉴南方一些省市的做法,将相关优惠政策的批准权限下放到市级,不断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
莱芜市科技局局长武树华坦言,在莱芜这样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没有一所大学,也没有大型科研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加大对企业的科技创新培训力度,毕竟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同时,他还建议,统筹金融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支持。
王文元指出,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项,突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企业,首当其冲的是中小企业。他建议,进一步关注中小企业面临的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和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等实际问题,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扶持力度,建立助推企业创新的长效机制,对具有自主创新优势、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给予连续集中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对此,王西凌深表赞同。“既然要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就要真正地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做“大科技”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前不久,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省科技厅也已经联合省财政厅、教育厅、国资委、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共同出台了《山东省关于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施意见》,并计划今年在新材料、新能源、新药、信息等基础较好的重点产业构建10家左右产业联盟,建立企业和高校、院所自愿参与的联盟长效发展和运行机制,进一步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积极探索利用科技计划手段推动联盟发展的途径,探索利用科技奖励手段评价联盟创新能力,加大对联盟的智力和人才支持,推动联盟做大做强。
因此,“如何形成产业联盟”也是局长们讨论的焦点。“我们要谈大科技,做大科技,在发展思路上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能就科技谈科技,就项目谈项目。”王文元的眼光更宏观一些。
淄博市科技局局长周元军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超前谋划。我们应该结合产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对其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等进行超前谋划,并对行业中的企业进行整合,形成产业联盟。同时,搭建高层次创新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一个环境、平台、项目、人才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威海市科技局局长高同璞表示赞同:“像威海有好几个海洋科技典型企业,但是形不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我们应该建立高层次的产业集群,当然,这需要由省里来统一规划。”
树立三种意识 实现三个转变
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指出,目前我省科技工作已经进入重要的跃升期和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的需求前所未有,全社会对创新的重视和关注程度前所未有,科技部门掌握的资源条件和工作手段前所未有,科技工作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前所未有。今后,科技管理者应该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争创一流、关注大局、强化创新的意识,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科技工作从技术导向型向市场需求导向型转变,从支撑产品创新向支撑产业链创新转变,从追求产业的扩大向追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转变,真正推动我省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