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招远打造电子材料产业“金字招牌”

2011-05-10 16:13:52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电子材料科技产业园开工现场(资料图片

    “中国金都、银丝之乡”,这两块招牌几乎成为当今招远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电子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行业优势的电子材料企业的迅速崛起,“电子材料产业”越来越成为招远市的又一块“金字招牌”。
    2006年,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复成立国家火炬计划招远电子材料产业基地,2010年国家科技部批复成立招远国家电子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目前,基地已经成功的聚集了37家电子材料企业,产品覆盖了印制电路材料、IC封装材料、光电材料、二次电池材料和磁性材料等领域,产品涉及高档电解铜箔、锂电池超薄电解铜箔、键合金金丝、磁光光电开关、软磁铁氧体材料、金盐、银盐等。其产品大部分具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在国内市场均占一席之地。

 
打造创新平台  支撑“金字招牌”


    打造电子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招远市政府依托招远国家电子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组建了招远电子信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产业集群协作服务、先进技术创新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和人才培训服务作为平台发展的核心业务,通过市场化运营,形成针对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平台为招远市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30余家企业,及上下游数百家企业提供一个信息、资源、技术、商务的共享与协作平台,帮助企业有效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技术落后、设备缺乏、人才不足、信息不畅等共性问题;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缩短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对招远乃至整个胶东半岛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平台。招远市十分注重电子材料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并把它作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紧抓不放。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企业研发中心,组织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并在项目立项、经费配置、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引导企业加强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了全市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目前全市电子材料企业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有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攻克行业关键技术、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以来,电子材料企业共承担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创新基金、火炬计划、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等省以上项目28项,完成(鉴定)各类科研成果22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申请专利210项,主持或参与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6项。山东金宝电子被认定为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2008年成为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铜箔分会的理事长单位,公司的电解铜箔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覆铜板达到35%;贺利氏招远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键合金丝的最大厂家,键合金丝占国内市场的60%以上。
    打造政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针对招远市大学和科研机构少、高层次人才匮乏这一实际情况,招远市委、市政府坚持眼睛向外、广靠外脑,走靠大联强、借水行舟的科技合作之路。近年来,组织企业先后参加了烟台市政府主办的三校两分院成果洽谈会,济南大学(招远)成果发布会、鲁东大学(招远)成果发布会等校企对接会。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已和招远的电子材料企业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在这些企业设立实习基地、中试生产线、成果转化基地,以及科研院所技术投资入股等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招金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在招远成立清华大学及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工作站;在滨海新区新规划的电子工业园内,烟台清华电子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站。烟台佳恒铜业有限公司与大连铁道学院开展技术合作,就无氧铜项目进行共同开发,取得良好效果并运用到产业化中,这也是国内在真空器件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新型高技术含量的材料。2010年市政府与山东理工大学签订长期合作合同,陆续在招远成立山东理工大学黄金信息技术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电子材料技术研究院,开展相关领域的联合技术攻关、人才培训等,为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及人才支撑。  


优化区域环境  服务“金字招牌”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招远市委、市政府已把发展电子材料产业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成立了基地领导小组。由招远市市长任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改局、财政局、科技局、经济贸易局、国土局、规划建设局、环保局、开发区管委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基地建设和发展进程中的各种事务管理与协调等方面的工作;组织编制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目标管理考核、工作督查、机要、档案、信息、行攻后勤等工作。领导小组还下设专家咨询组,邀请省内行业专家以及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专家组成,定期开展调研工作,指导基地的产业发展方向、规划、论证、评估产业发展项目,并提出基地的整改意见。
    建立多元化投投融资体系。由市政府负责协调、引入科技咨询与服务、风险资本、证券、法律、工商、税务等中介服务机构,为电子材料企业提供集金融、税务、法律、工商、人才代理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提供良好的招商引资服务。促使中介机构和企业能够更直接、更方便地建立银企战略合作关系,采取直接投资、引入投资、协助投资相结合的方法,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市政府积极扶持电子材料企业的上市工作,并加强领导和协调,帮助电子材料企业在资产重组、优化配置、财务管理等方面提供协调服务和上市辅导,力争到2015年前出现有1~3家在国内或海外上市的电子材料企业。
    实施人才战略,建设专业化技术团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基地成功经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营机制。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吸引高科技人才来基地创业,推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科研工作站,想方设法引进本地发展急需的技术研发人才和紧缺人才。建立留学生创业园,鼓励留学生来本地创业或为本地服务。对引进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新技术紧缺人才,采取特殊优惠政策,积极帮助解决其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同时,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选调政治觉悟高、创新和服务意识强、富于敬业精神的优秀干部,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
    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一是建立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突出体现知识产权在科技管理中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对国家授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给予3000元、1000元和500元的奖励,二是建立技术标准实施保障体系,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参与起草制定技术标准,对企业参与或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别给予20万、10万和5万元的奖励。三是培养一批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人才队伍,积极应对国内外技术壁垒。
    加大财税扶持力度。针对电子材料企业制定并实施更优惠的有关税收、财政、专项资金、多项经济奖励的政策。一是财税支持,增收奖励。自2008年起, 电子材料企业地方财政贡献增幅高于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的(扣除体制结算上交12%后),高出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二是设立“贴息基金”。对电子材料企业当年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的银行贷款投资,按实际完成的银行贷款额给予部分贴息扶持,贴息资金每年从市财政列支。对电子材料企业列入国家、省重点项目财政贴息的地方配套部分确保落实到位。三是对电子材料产业企业的新建或扩建技术改造项目,优先安排争取国债、技改财政贴息及其它专项资金支持。电子材料企业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质监费、建筑物放线费、拨地定桩费、地形图测绘费、建设工程技术服务费、建设用地技术服务费、工程交易费、招标代理费、施工图审查费等服务类收费,均按最低收费标准收取;企业的生产性项目用地,凡实行幅度费用计收标准的,一律执行最低收费标准,对年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生产经营性建设项目(不含对外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由市政府专题研究,给予特殊政策。四是落实电子材料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鼓励技术创新,设立“电子材料专项基金”。市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电子材料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电子材料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获得省以上科技进步奖及国家专利等的奖励。
    在《招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中,作为招远市未来五年努力做强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将依托国家级电子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平台,以发挥金宝电子有限公司、贺利氏招远贵金属有限公司、招金光电子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强电子基础材料应用技术研究,着力抓好高档电解铜箔、环保型FR-1覆铜板、合金键合丝、金盐、银盐的规模化生产,形成国内知名的电子信息专业材料产业基地。以发展电子材料为核心,通过上、下游延伸及产业集聚打造三条主流产业链。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20亿元。
    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子材料产业这块招远新“金字招牌”在不久的将来必将“熠熠生辉”。(温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