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科技局局长 张 杰
“十一五”以来,我们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支撑又好又快发展为追求,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推进创新型荣成建设。5年中,全市共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0多个,累计争取上级无偿扶持资金近1.6亿元;取得各类重大科技成果100多项,获得上级科技进步奖励8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请专利30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600多件;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88亿元,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总结“十一五”的工作,本人有以下体会:
一是积极参与重大科技创新行动,加速转方式调结构。 “十一五”以来,我市共承担企业 “863”计划7项,“973”计划2项,科技支撑计划3项,公益性行业专项2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5项。开发出海洋生物药肥、大型船用曲轴、大型豪华高速客滚船、大功率高速高能量密度永磁电动机等高端产品。这些工作,促使企业瞄准国家创新目标,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加速了调结构转方式步伐。
二是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十一五”以来,我们根据企业的实际,有计划分批次地在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重申报建立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截止目前,我市已建设17家工程研究中心和20家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技术中心1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处,院士工作站3处,博士后工作站2处,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个。全市已建各类创新平台在“十一五” 期间共投入研发经费5亿多元,实施了各类课题30多项,转化应用先进适用成果50多项,成为行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加速器。
三是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创新,借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促成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先后组织举办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荣成行”、“山东省现代渔业科技发展研讨会”和 “山东荣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动周”等系列重要产学研活动,签订各类科技合作协议100多份,有效的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