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科技局局长 温孚恩
“十一五”期间,龙口市大力实施“科技兴龙”战略,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高,多项科技指标居全省县市第一位,连续多年在烟台市和全国科技工作考核中居于前列。先后被授予“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等称号;相继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铝及铝合金加工产业化基地,被省科技厅批复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对经济结构优化作用日益明显。
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市建立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处,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处,烟台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处;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 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6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高,加快科技创新的氛围也愈来愈浓。“十一五”以来,累计争取烟台以上各类科技计划112项,获得上级资助5648万元;先后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85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8项获省科学技术奖,30项获得烟台科学技术奖; 争取国家重点新产品142项;全市累计专利申请4824件,,累计专利授权2722件,获省专利一等奖和国家金奖各1项。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龙口市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来抓,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支撑作用逐步显现。2010年,龙口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18%,比年初提高了3.45个百分点。总量居烟台各县市区首位。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快速成长,优势产业初步形成。全市已形成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与制药等四大高新技术领域的产业集群,分别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76.52%、16.5%、4.5%和2.39%。自主创新核心力量队伍不断壮大。培育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认定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总数达到104家;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创新型企业达33家,其中超5亿元的16家,过50亿元的2家,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南山、丛林、道恩、中际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全国的行业龙头,培育了一批竞争优势明显、品牌知名度较高的重点高新技术产品。以南山、丛林等企业为依托的铝及铝合金加工产业化基地在2009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铝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拉长做大做强提供可靠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增长势头强劲,外向型经济增长显著。以开发区、高新区等为依托,吸引了众多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已成为高技术产业膨胀的主要载体。2009年,高技术产品出口2.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1%。
三、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意见》、《关于打造龙口蓝色经济区的意见》、《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和《龙口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纲领性文件,配套制定了《龙口市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大幅提高科技扶持奖励金额。“十一五”期间,设立了每年150万元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国家、省自主创新重点项目的资金配套。对列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当年分别给予5-10万元的配套补助;对列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重大项目50万元至100万元给予10万元的配套资金,100万元至300万元给予20万元的配套资金,300万元以上的给予30万元的配套资金。对获得省以上名牌和商标的企业分别奖励20—50万元。对获得省奖以上项目,按照1:1比例配套奖励;对获得龙口市科技进步奖的企业奖励3000—15000元,对获得专利授权的企业和个人每件奖励500—5000元,并设立了单项奖励金额5万元的自主创新最高奖。近几年,每年用于奖励的金额都在150万元以上。
四、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全市加快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丛林集团、南山集团为代表的集成创新模式,以道恩集团、龙泵公司为代表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建立了长期性的合作关系,目前,全市已有100多家企业与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产学研紧密型联合体发展到36个,促成10多家高校在我市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先后建设了《龙口科技信息网》、《龙口农业信息网》和《山东龙口网上技术市场》等专业网站,免费为1300多家企业提供了网上服务,推广宣传新产品6000多种。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的7400平方米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楼,已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创业舞台。对入驻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科技型企业免费提供从生产场地到经营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十一五期间,累计进驻项目20多个,成功孵化企业11家,目前在孵企业10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处。市政府科技顾问团专家,每年都集中开展3次以上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诊断和评审论证等服务,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0多项,为企业节省研发经费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