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2009-07-30 01:52:31   作者:admin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记者首先感谢李局长在百忙中接受本报专访。2008年6月5日,国务院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决定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请问李局长,《纲要》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
  李局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得到历史性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国际看,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巩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强势地位,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的重大举措。知识产权正成为各国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本国利益和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趋势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国家之间进行科技、经济、贸易和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加强了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保护水平和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正成为各国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快速增长,掌握和控制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中的知识产权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以美国、日本、韩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先后提出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创新与发展,维护其竞争优势。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效益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经济发展日益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知识产权制度激励科技创新、推动知识传播、促进经济文化繁荣、规范竞争秩序等根本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纲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
  记者
现阶段,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李局长: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决策,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重要战略举措。具体来讲,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有以下四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保护创新者利益;保护创新者利益,必须依靠知识产权制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引导下的创新,将是更加有效的创新。只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才能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才华充分施展,让一切创新成果得到尊重,不断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还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弘扬以创新为荣、剽窃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假冒欺骗为耻的道德观念,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促进诚信社会建设。
  三是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创新成果收益,激励创新、加速信息传播,优化配置市场创新资源。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在创建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转变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引导企业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
  四是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议题。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质量;有利于在开放的环境中有效吸纳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有利于我国创新成果走向世界;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开发智力资源,共享创新成果。
  记者:
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战略重点?具体任务和措施是什么?
  李局长:《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目标明确、远近结合、科学可行;战略重点把握准确、特色突出、富有新意;专项任务和战略措施统筹安排、具体明确、衔接配套、开拓创新,为全国一段时期的知识产权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地方知识产权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概括起来讲,知识产权战略包括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方面的内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围绕这四个环节设定了“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十六个字的指导方针。按照这个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知识产权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和拥有量能够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纲要》突出强调了五个方面的战略重点:一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二是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四是防止知识产权滥用;五是培育知识产权文化。
  《纲要》明确了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特定领域知识产权、国防知识产权等七个方面的专项任务;提出了“提升创造能力、鼓励转化运用、加快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强行政管理、发展中介服务、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文化建设、扩大交流合作”等九个方面的战略措施。
  记者:
据了解我省于2005年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三年来,围绕贯彻落实省知识产权战略,全省各级知识产权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了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围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贯彻实施,我省又将采取什么措施,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
  李局长:三年前,《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发布实施,为我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使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较快发展;今天,《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发布实施,为发展我省知识产权事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结合山东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贯彻落实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第一、抓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宣传。我们认为,落实《纲要》,宣传教育应先行。只有充分认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意义,《纲要》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今年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确立的“知识产权战略宣传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经国务院正式发布后,我们立即制定了《纲要宣传计划》,统筹安排宣传活动,拟组织座谈会、报告会、高端访谈等十余项重点宣传活动。通过这些举措,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宣传《纲要》的新高潮,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抓好立法和配套政策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出台,为我们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知识产权工作总的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纲要》,必须做好与地方实际的结合,通过地方立法或配套政策制定,将《纲要》的条款落实到位。在政策制定上,山东省于2005年颁布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奋斗目标。为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的《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我们从去年开始,代省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规定》,现在该规定正处在征求意见阶段。该《规定》力争在建立重大项目知识产权审查制度、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工程职称系列、设立知识产权贡献奖、明确智力成果的归属、建立优秀知识产权项目名录数据库、建立知识产权专家人才库和知识产权专家委员会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地方立法方面,今年省政府已将制定《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列入2008年立法计划。我局成立了立法领导小组、起草工作组和立法专家组,制定了条例立法实施方案、进度计划。该条例将从地方立法的高度,完善我省的知识产权法规体系。
  第三、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一是抓好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启动山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制定《山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山东大企业多、企业优势明显的特点,重点培养百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成果转变为知识产权的能力。二是抓好市、县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目前,我省已拥有国家及省试点示范市县29家。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市、县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发挥带动作用,促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三是抓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山东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完善全省专利信息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现有的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作用,促进专利技术的转化实施。四是抓好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山东省执法总队,积极开展维权服务,促进市县建立行政执法队伍,统一执法标志,改善执法装备条件;深入开展“雷雨”、“天网”行动,依法打击各种侵权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
  记者:
据说除《纲要》外,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还有20个专题,请问这20个专题都涉及哪些内容?
  李局长:除《纲要》外,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还有20个专题, 对这20个专题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制定《纲要》而做的技术性工作。20个专题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六个方面是关于知识产权宏观问题,包括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目标应该如何设定,要经历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人才、宣传、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执法体制,或者是司法保护等问题的研究等等。也有按照知识产权分类进行的研究,我们从中介服务、信息产业、中医药等一些特殊的、传统的类别设立了专题来研究。这些研究工作都为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有利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保护创新者利益;保护创新者利益,必须依靠知识产权制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引导下的创新,将是更加有效的创新。只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才能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才华充分施展,让一切创新成果得到尊重,不断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还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弘扬以创新为荣、剽窃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假冒欺骗为耻的道德观念,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促进诚信社会建设。
  三是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创新成果收益,激励创新、加速信息传播,优化配置市场创新资源。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在创建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转变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引导企业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
  四是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议题。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质量;有利于在开放的环境中有效吸纳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有利于我国创新成果走向世界;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开发智力资源,共享创新成果。
  记者:
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战略重点?具体任务和措施是什么?
  李局长:《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目标明确、远近结合、科学可行;战略重点把握准确、特色突出、富有新意;专项任务和战略措施统筹安排、具体明确、衔接配套、开拓创新,为全国一段时期的知识产权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地方知识产权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概括起来讲,知识产权战略包括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方面的内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围绕这四个环节设定了“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十六个字的指导方针。按照这个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知识产权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和拥有量能够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纲要》突出强调了五个方面的战略重点:一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二是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四是防止知识产权滥用;五是培育知识产权文化。
  《纲要》明确了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特定领域知识产权、国防知识产权等七个方面的专项任务;提出了“提升创造能力、鼓励转化运用、加快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强行政管理、发展中介服务、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文化建设、扩大交流合作”等九个方面的战略措施。
(通讯员 马玉敏  王婷  记者  秦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