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平台 > 正文

济南玫德玛钢公司:在大危机中抓住大机遇,在大机遇中实现大效益

2010-02-02 18:34:05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给玛钢公司带来了发展史上最致命的生存危机:1月份管件产量、销售收入同比下降52%和40%。产能闲置50%以上,人员休班30%以上。2009年春节全体员工放假13天,放假时间之长是历史上没有过的。
  沉着冷静,积极作为,智慧应对,在大危机中抓住大机遇,在大机遇中实现大效益,济南玛钢公司与钢管公司合计完成2009年销售收入17.8亿元,实现利润4.36亿元,同比净增1亿元,创造了发展史上的新奇迹!董事长孔祥存谈笑间尽显大家风范:2009年,我们过的更不错!
  作为玛钢公司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平阴分厂投资1.5亿元的4万吨球铁管件项目,新建现代化铸造、加工、包装车间3.6万平方米,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自动化铸造、砂模架铸造、自动混砂线5条,冲天炉、精密加工等设备数百台套,成为世界最大的球铁沟槽管件生产基地之一。
  4万吨球铁项目建设速度之快,技术工艺之先进,产能之高效益之好,得到县主要领导在不同场合的多次充分肯定,成为我县最受关注的重点工业项目之一。新年伊始,记者走进玛钢公司平阴分厂,力图从这一角度,探寻玛钢又好又快的发展创新之路,展现企业家的智慧之光;力图从这里出发,揭开2009年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逆势增长、逆势飘扬、快速发展良好态势的“冰山一角”。


  建设提速:统筹安排强效率,“立体交叉”妙组织


  2007年12月上旬的一天。平阴工业园。正在受命组建平阴分厂的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孝直分厂厂长孔令磊,指着一片大雪覆盖的树林,对欧洲、北美洲最大的玛钢管件生产商ATUSA和ANVIL两家公司的商务代表说:“我们在这里建设4万吨球铁管件项目,一期2万吨明年5月投产。”
  ATUSA的商务代表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是不可能的速度!如果你真能明年5月投产,我们董事长亲自来为你们剪彩!”2008年5月25日,ATUSA公司董事长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玛钢4万吨球铁项目落成剪彩。望着2万多平米的新车间和先进生产线,老外由衷地竖起大拇指。2009年5月20日,球铁项目二期工程破土动工,4个月后的9月9日竣工投产。
  一项投资高达1.5亿元的大工程,纷繁芜杂的巨大工作量,两期工程加起来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玛钢平阴分厂何以能够创造出外国同行“不敢相信”的建设高速?孔令磊一语破的:“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科学性,整个施工过程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倒排工期是基础,主要负责人一线指挥,及时决策、协调和督促是有力保障。”把工期最长的项目截止时间设定为投产期,其他项目依照这一“时间主干”统筹安插,交叉施工。最多时有11支不同行业的500多人的施工队同时施工:有修路的、做厂房基础、厂房钢构的,有做设备基础的、设备安装的,施工不仅是“平面交叉”作业,而且是不同平面上的“立体交叉”:空中吊柱子、屋面板;半空中扎架子安设备;最下边搞地面处理。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局面,“顶头”、“撞车”的事情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层面大量出现,大量的矛盾需要及时协调、解决,大量的事务需要及时拍板决策。在冰冷的临时板房里,在大大小小的施工点,平阴分厂主要负责人一线指挥及时决策,大大小小100多次的协调会,及时有效地平衡各施工单位间的利益,争取大家相互间的理解、谅解和相互支持,整体工作高效推进。一支由7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施工质量控制小组”,昼夜靠在施工现场,在抢工期的同时确保了施工质量。


  技术创新:全球视野“取真经”,结合实际求实效


  “玛钢公司提出率先渡过危机的‘三拼’措施:拼产品质量提高,拼产品成本降低,拼产品销量提升。‘三拼’最重要的基础是企业车间、生产线的科学规划、设计和先进工艺的应用,新厂建设之初就必须以宽广的全球视野高点起步,结合平阴分厂的实际,高标准推进,这也是实现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模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根本出路。”说到技术创新,孔令磊侃侃而谈。
  对于铸造企业,国际国内并没有专业的设计院来设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玛钢公司平阴分厂借鉴国内外同行及多个行业的先进经验,把优势“揉”到一块,打造最合理、成本最低的“最短的流程”,形成“适合自身产品、行业特点的生产线”。在自身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玛钢公司平阴分厂组织专门人员吸收、借鉴国际国内十几家大公司的先进经验,以色列MODGAL公司的“喂丝球化”工艺、西班牙ATUSA公司的“自动加工机”、泰国SIAM公司“砂模架生产线”经验,及汽车行业江淮汽车、合力叉车的电炉布局、铁水物流等先进经验,都在平阴分厂开花结果。记者在车间看到,仅“侧开门式周转箱”一项技改:铸铁件由工人从周转箱一件件拾出来,到改造后打开侧门零件自动“淌”出来,在30多道工序的流水线上,节省的时间提高的效率是难以估算的。不但如此,学习外地的先进技术后,通过实践中的改造提升,很多外国同行又来到平阴分厂学习。“对先进工艺的选择则以合理实用为原则,并不是什么先进就上什么。如美国全自动化生产线中,一套100多万的自动浇铸设备加一个操作工完成的浇铸工艺,在平阴分厂则采用两名浇铸工的人工方式——自动浇铸设备我们并非投资不起,但那会大大提高成本,我们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没必要追求全自动化。我们不断探寻和运用的,是先进技术和我们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当然,这个结合点也是不断提升的,也是我们降低生产成本追求最大限度的投资回报率的途径之一。”在机器轰鸣、紧张有序的车间,孔令磊向记者介绍。
  走出玛钢公司平阴分厂的车间,迎面是新年明媚的阳光。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的出口一度由每月700个柜降到不足200个,目前国际市场正在复苏反弹,2009年12月就已达到500个柜;内销也有40%以上大幅度增长,平阴分厂2010年1至2月份的订单已经排满生产计划。(张兆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