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建筑大学由鲁敏教授主持研究的两项建设部科研项目“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污水生态处理人工湿地植物净化功能及湿地园林景观设计研究”通过了建设部组织的科研成果验收,同时通过了山东省建设厅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由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王文兴、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景伟等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的研究与构建”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污水生态处理人工湿地植物净化功能及湿地园林景观设计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的研究与构建”课题组成员以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作为主要解译信息源,提取了一套具有较高精度的济南市城市绿地空间属性数据;依据城市绿地类型、属性和形态间的关系,构建了城市绿地景观数据库,并对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生态补偿系数定量计算和分析了济南市生态补偿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绿地建设方案。运用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采用以核心公园为中心、放射状园林绿带为轴线、市级公园为结点、环城绿带为结合部的多绿心、环网状的城市绿地系统模式, 形成“一心、三环、六带、七廊、七区、多楔、多点”的绿地生态网络格局。研究成果对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及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污水生态处理人工湿地植物净化功能及湿地园林景观设计研究”课题组成员运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 Origin软件和Minitab软件等分析方法,科学系统的研究了污水不同停留时间和人工湿地植物及其协同作用对生活污水中COD、TP、NH4+-N、DO和浊度的净化效果,筛选出了人工湿地可适性植物种类及组合;该研究从湿地园林建园理论、营建技术、景观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湿地园林景观构建模式,并应用特尔菲专家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对山东地区主要的湿地园林植物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级。该研究成果为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已在多处湿地园林营建和人工湿地生态处理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效益显著。 (宋传增)
据了解,“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的研究与构建”课题组成员以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作为主要解译信息源,提取了一套具有较高精度的济南市城市绿地空间属性数据;依据城市绿地类型、属性和形态间的关系,构建了城市绿地景观数据库,并对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生态补偿系数定量计算和分析了济南市生态补偿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绿地建设方案。运用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采用以核心公园为中心、放射状园林绿带为轴线、市级公园为结点、环城绿带为结合部的多绿心、环网状的城市绿地系统模式, 形成“一心、三环、六带、七廊、七区、多楔、多点”的绿地生态网络格局。研究成果对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及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污水生态处理人工湿地植物净化功能及湿地园林景观设计研究”课题组成员运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 Origin软件和Minitab软件等分析方法,科学系统的研究了污水不同停留时间和人工湿地植物及其协同作用对生活污水中COD、TP、NH4+-N、DO和浊度的净化效果,筛选出了人工湿地可适性植物种类及组合;该研究从湿地园林建园理论、营建技术、景观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湿地园林景观构建模式,并应用特尔菲专家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对山东地区主要的湿地园林植物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级。该研究成果为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已在多处湿地园林营建和人工湿地生态处理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效益显著。 (宋传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