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人物 > 正文

朱波:向着梦想前进

2014-01-07 23:19:57   作者:记者 郭春雨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第一次见到朱波,干净的短发,温和的笑容,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朋友口中的他曾是长发披肩,一脸愤怒的后时代摇滚青年,担任乐队的吉他手和主唱,在济南的乐队圈中小有名气。
  曾经的朋克青年,现在是济南科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工程师。科然公司是一家以开发企业管理软件为主营业务的软件公司,也是目前山东省内唯一一家开发招标代理企业管理软件的公司。

他是典型的“80”后,爱拼,爱玩,爱闯


    时间退回到2001年。
  “大学报志愿选了计算机专业,因为那时候我喜欢打游戏”。朱波嘲笑着自己当时的幼稚。
“但我上大学之后没再玩电子游戏,因为我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事,那就是音乐”。
朱波进入大学后不久开始自学吉他,没有音乐基础的他为了练琴废寝忘食。也许正应了那句话:时间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爱拼、爱玩、爱闯的他开始外出寻找表演机会。
  “酒吧、KTV、茶楼,连快餐店都不放过。”朱波笑着说,“我们坐着公交车挨个店做‘陌生拜访’,后来真的有一家快餐店愿意让我们试试,从那里我们慢慢唱出了名气,有机会到酒吧驻唱”。
  音乐是感性的,软件是理性的,两个极端的事情如何在一个人身上并存?没有人是天生的乐手,也没有人是天生的软件工程师,也许成功不是靠人先天的特质,“心无旁骛,认真付出”才是通用的答案。

是奋斗还是安逸?这是一个问题


  “大学毕业,恰逢家乡有个人才引进计划,可以进机关单位,安安稳稳的当个公务员”。朱波告诉记者,“我不想。”
  他选择进入一家以管理严苛、等级森严而闻名的台资软件企业。
  台企的那段日子正式打开了朱波的职业生涯。为了避免等车,挤出更多的时间工作和学习,朱波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我基本是‘站着’骑自行车的,公交车都被我甩在后面,就想多挤点时间学习,把大学落下专业知识补回来”。
  机会总是垂青努力的人。一年后,朱波完成了从一个实习生到研发部经理的转变。在周围羡慕的眼光中,朱波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辞职创业。
  “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时候,我会做好眼前的事,但这不代表我满足现状,我心里有梦想”。
  几十年前,当宗庆后还在卖水,马云还在教书的时候,会不会也是这种想法和语气?
  “创业的人最基本的一点,是不满足于现状。不仅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也不满足于行业的现状。找出行业的不足,然后用自己的能力去填补,这就是成功的机会。”


失败,也许就是成长的代价


  2006年,朱波与人合伙成立了一家软件公司,担任法人代表和总经理。
  创业之初筚路蓝缕。挂着“总经理”的头衔,他支撑着公司的一切事务:软件开发、系统设计、业务联络、售后服务……
  “‘领导’不是名片上的头衔,是leader,是能够带领大家找到答案的人。”朱波说。
  没日没夜的加班造成了身体的损伤——他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日益明显,痛得厉害的时候只能拼命抵在按摩靠背上缓解症状。
  胼手胝足的四年,让公司从一颗幼苗长成了小树——能够经受风吹雨打,而朱波却迎来了人生中的一场暴风雨,“我被合作伙伴一脚踢出了公司”。
  心无旁骛的四年,每个月只从公司里支取生活费,没有存款,被稀释了股权,四年的努力和早早劳损的身体,只换来了朋友一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失望、愤懑、挣扎,麻木……我们已经无从想象朱波当时的心情,但能想到的是,在2010年那个冷到刺骨的冬天,他的世界观,他所秉持的创业理想,他四年坚持的理念,都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中,轰的引爆了。
  他的心,也在这爆炸声中破了一个巨大的洞。
  人生有几个黄金四年。用四年的青春,完成了一瞬间的成长。


谁说创业只能有一次


  曼德拉说过,真正的勇敢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总能站起来。
  朱波说,离开公司后,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睡觉,每天睡十几个小时,“醒不了,好像要把四年的睡眠都补回来”。
  睡醒了,还是要生活。怎么办?
  “打死我也不创业了”。他说,“我就想怎么舒服怎么过,我开了一个音乐培训班,教学生弹吉他唱歌,过一天算一天”。
  但是故事显然不会在这里结束。逃离现实的樊笼还会有新的禁锢,对于一个奋进的人来说,创业的艰辛更像是蜜糖,一旦感受,怎能浅尝辄止?
  “开培训班的日子,有一些老客户仍然坚持找我给他们做项目,让我很感动”。客户的“不弃”,点燃了朱波的信心。让他不知不觉中又“重操旧业”。
  不同于以往,新一次的创业,是朱波作为一个成熟男人的选择,是一个伤痛之后勇敢的选择,是一个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的选择。
  2011年,济南科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也是在冬天。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前进:从0开始,却更进一步


  “朱波早上刚从山西回来”。公司的销售经理吕涛说,“他前天晚上坐了一夜的火车到太原,昨天忙了一天,今天早上刚回济南”。
  晨昏不分是朱波工作的常态。“我经常半夜接到他的电话。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公司,想发展,一旦有了新想法,能兴奋地一夜不睡觉,一旦做出计划,马上付诸实施”。吕涛说。
  理想总比现实丰满。在公司刚成立的一段时间里,没有接到一个新订单。如何找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核心竞争力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是基于对客户群体长时间研究和学习的结果,是软件代码成千上万次修改后的结果。”吕涛说,“核心竞争力无法速成,在创业初期,我们只能忍耐和积累”。
  “我们的忍耐不是等待,而是在摸索中不断进步。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客户,想尽一切办法让客户在使用软件时感到轻松。为了一个按钮的颜色,我们能争论一小时”。
  “我们关注用户的感觉。”朱波说,“把客户当‘傻子’,让客户在使用软件时不需要思考,这是对客户最大的尊重!”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凭借着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科然公司设计的“招标业务管理系统”在某大型公司的软件招标中一举打败了众多的竞争者,获得了一次珍贵的业务机会。
   “当时我们的竞争对手有上市公司、国内大型软件公司等行业巨头。对于硬件实力薄弱的我们,胜出靠的是对客户行业业务知识的深入研究,我们更专注,我们更用心,因此我们更懂得客户需要什么”。
  “招标业务管理系统”的成功为科然公司打响了名气,公司订单接二连三的到来,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春天。


活着,就是成功


    无人脉、无资金、夹缝中定位求生存……
  创业艰难百战多。难么?朱波说,不难。
  “想要不一样的人生,就必须比别人多付出。即使创业环境象沙漠,我们依然有选择做一棵仙人掌的勇气,更何况现在我们国家的创新创业氛围特别好,我已经找出了适合我们生长的土壤。我相信我们的公司会越来越好,我们的行业会越来越好,想到这些,我就不觉得创业艰难”。
  “我和中国万万千千个创业的小老板一样,生活状态完全取决于工作状态,吃饭只是为了活下去,支持体力继续工作。创业者需要一种精气神。”
  “我觉得创业的出发点要纯粹,要找到在行业中的立足点。如果只是为了赚钱,那公司不会长久。”
  “对于我们小公司,成功的定义就是活着,只有活着,才能等待机会,寻找机会”。
  根据全球最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2012年发布的调研报告,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在激烈的市场争夺挤压下,朱波的“活着”, 也许比任何豪言壮语都要来的真实和贴切。
  “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让产品更精细和平台化,让软件在功能强大的同时应用难度更低、更人性化。零公关、零售后也许是个梦想,但是我们会向着这个梦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