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人物 > 正文

信仰良心 尊重科学——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李向东服务“三农”记事

2011-12-06 16:28:56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李向东教授(右一)在田间考察玉米病害

    山东农业大学李向东教授的专业是植物病理学,一向重视基础研究,出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是他最看重的。近几年,随着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频繁接触,他更侧重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为各地农业部门和农民检测样品,下乡指导生产。他信仰良心,尊重科学,赢得了农民、企业和政府的真诚信任。


努力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潍县萝卜肉质脆甜,多汁味美,享誉国内外。然而几年前,潍县萝卜却深受“红心病”的困扰,表现为肉质根局部变红,影响口感和食用价值,发病率10%-30%。当时一个萝卜可卖1元钱,红心病的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地方政府和植保部门也非常着急。当时有人怀疑是土壤出了问题,或者是环境污染造成了红心病。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感,李向东自觉对萝卜红心病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多次的分离、接种试验,证明红心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他搞清了病害的发生和传播特点,提出了以推迟播期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使红心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去年,一个潍县萝卜在青岛卖到了6元钱。
  烟草病毒病一直是困扰生产的严重问题,发生普遍,防治困难。李向东研发的一系列生防菌株,不但能抑制真菌病害,还能显著提高烟草对病毒病的抗性,增加产量。他优化了发酵培养基成分和条件,加工成可湿性粉剂。该制剂只需要在苗床上喷施,半小时就可喷完一个为百亩烟田供苗的育苗棚,特别适合现阶段山东烟叶产区集中育苗和工厂化育苗的管理方式,防病效果达到60%以上,亩增效益300元。在临沂、潍坊等地试用,深受烟草公司和烟农欢迎。
  鉴于病毒病在生产中的严重危害性,李向东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帮助山东省和各地市植保站进行病毒病的诊断和检测,为他们指导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他在明确病毒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正在研制多种病毒的弱毒疫苗,将来可以在苗期为马铃薯或烟草等接种,保护植株免受强毒株系的侵染。


积极为农户争取赔偿 


    今年6月,济南、潍坊等地的植保部门送来一些血瓤西瓜样品,请李向东帮忙检测。这些西瓜果肉呈暗红色,内有大量空洞,味苦不能食用。经过症状观察及分子检测结果,李向东给出结论:这些西瓜感染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这是一种检疫性病毒,按照法律,当地植保部门对感染西瓜进行了销毁处理,并与育苗公司商讨赔偿事宜。
  育苗公司老板一连几天跟李向东打电话,反复诉说自己的委屈和难处,并向他陈述各种利害关系,比如和农大老师有业务合作关系、已经接受了几批学生工作和实习等。他让李向东再斟酌一下检测结果,也为自己想个解决困难的办法。李向东说,“我只是根据送检样品得出准确的结论,不能人为地修改什么。你最好分析一下你的苗子感染病毒的途径,避免以后有更大损失。”
  确认不能更改结果,育苗公司老板还算痛快地接受了处罚,一次性赔偿了当地农户400万元,并主动免费提供一季的种苗。公司反思自己的各个育苗环节,后来发觉是引进的种子出现了问题,因为是长期合作伙伴,育苗公司放松了对种子的病毒检测,小小疏忽导致了如此严重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育苗公司不但没有和李向东成为敌人,还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公司老板请他到现场查看、指导,他也为公司做些重要的检测,一个人无法决断时,就请专家一起会诊。公司也在他的建议下,加强了多个重要环节的检验检测工作。
  去年秋天,寿光几千个大棚的辣椒在移栽一个月后还不发棵(不长个儿),菜农心里非常焦急。寿光蔬菜研究院请李向东检测,结果发现苗子带毒,感染严重的大棚发病率达到80%。问题出在种苗公司,他们用的育苗种带毒率高,导致田间辣椒大面积发病。根据这一结果,染病严重的的大棚以最快速度重新移栽了健康的辣椒苗,种苗公司赔偿农户几十万元。对感染较轻的大棚,李向东为菜农们制定了综合防治方案,由种苗公司负责提供一定的资金。最终,菜农当年的经济收入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寿光蔬菜研究院为此专门致信学校表示感谢。


尊重科学而非谁的主张  


    近几年来,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玉米粗缩病在黄淮海地区发生较为普遍,表现为玉米苗又粗又矮,生长缓慢,严重时可导致玉米大面积绝产或毁种。有些农户发现玉米长势不对,第一想到的就是种子出问题,状告种子公司。实际上,这种病毒只通过灰飞虱传播,玉米种子不会携带。南方稻田或者山东麦田中的带毒灰飞虱飞到玉米幼苗上取食,就会把病毒传染到玉米上。由于缺乏对病毒病有特效的药剂,主栽的玉米品种又不抗病,因此,粗缩病的防治主要靠调整播期,春玉米要适当早播,夏玉米则需要推迟播期或者麦收后直播。但不少农民并不知道这些知识,官司根本不可能打赢,只是浪费自己和社会的时间与资源。
  8月2日,山东大部分地市下大雨,接到郓城县植保站和农业局的求援电话,李向东立刻冒雨从泰安赶赴郓城。在受害最重的武安镇华营村,他详细向当地农民询问情况,在不同的地块之间调查采样。凭经验与现场的观察,李向东认为玉米发生了细菌性顶腐病,及时喷药就能解决。几户农民坚持说是浇了污染的河水的问题,环保部门必须赔偿。恰好这时,一个路过的邻村老人说,自己家的玉米从来没浇过任何水,也是这个模样。大家一起来到现场,发现确实如此。原来态度比较强硬的几个农户终于不再坚持,地方政府也答应免费提供药剂,敦促大家按照李向东的建议尽快进行防治。晚上七点多,李向东顾不上疲惫,又冒雨赶回泰安,在实验室内进行病菌的分离和鉴定。一个星期后,分离纯化的细菌接种玉米引起了和田间一致的症状,李向东的判断得到了科学的验证。与此同时,郓城植保站也传来好消息,因为措施得力,防治及时,病害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民的情绪非常稳定。
  信仰良心,尊重科学,是李向东服务“三农”的准则。正是对这种准则的坚持,农民、企业与政府都给予了他无限信任,使他的科研和服务“三农”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