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栽培技术被列为“非遗” 圆葱出口检验合格率保持100%
陈冠昌耐心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有机蔬菜
“现在很多蔬菜在栽种过程中因为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失去了本来的味道,没有蔬菜的鲜味了。”在济南市盛农苗种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69岁高龄的陈冠昌老人侃侃而谈。“我们的蔬菜不用农药,肥料也是有机肥,保证是原汁原味。”
陈冠昌是济南市槐荫区退休的高级农艺师,从事蔬菜生产指导、研究工作已达40余年。在济南市槐荫区科技局最早尝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推动下,他采取科技特派员“带项目到企业”的方式,于2004年与济南市盛农苗种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技术服务关系。2010年被聘为济南市科技特派员之后,他与企业的技术服务关系进一步紧密,为企业有机韭菜和圆葱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促进了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等精品农业的发展,大幅增加了企业效益,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众所周知,韭菜不使用农药很难种植,但是陈冠昌却有妙招。据陈老介绍,他主要栽培的品种叫做西郊盖韭。西郊盖韭栽培已有300多年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化肥和农药无标准、无节制、无约束的使用,土壤板结、风味品质下降、农药残留量超标,极大影响了西郊盖韭的声誉,降低了品牌效应。2000年以后,由于外来韭菜的冲击和城市发展挤占了菜田,种植面积也迅速减少。为了恢复西郊盖韭这一历史特色品牌,积极响应济南市政府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型”现代都市农业的口号,陈冠昌帮助企业承担完成了济南市科技局下达的“西郊有机盖韭生产技术研究”难题招标项目并通过了省市专家鉴定,其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目前,西郊盖韭已注册为“家家乐”牌商标,并严格按照有机种植技术生产。在销售上与部分超市建立了供货关系,发展了多家固定会员单位,每公斤韭菜平时价格20元,节日可达30元,每逢元旦、春节等节日供不应求。2007年,济南市农业局把济南西郊盖韭列为全市三十个农产品特色品牌之一。2009年5月,又被济南市广大市民评选为泉城消费者最喜爱的十佳特色农产品之一,其栽培技术被济南市槐荫区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西郊盖韭正积极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工作。
陈冠昌种的韭菜为何如此受欢迎?不使用农药又如何防止病虫害?“土壤污染、化肥过多、工厂排污等原因都会对韭菜生长造成影响,尤其是韭菜的天敌——韭蛆虫,使农民不敢不使用农药,有的甚至使用剧毒农药。剧毒农药虽然被稀释,但是长期存在于土壤中,必然会对韭菜产生影响,吃了这样的韭菜会危害身体健康。我种的韭菜使用的有机肥料,而且不使用农药,取而代之用防虫网来防止韭蛆虫的入侵,防虫网密度很高,韭蛆虫钻不进去,这样便很好的解决了不使用农药就没法种植韭菜的问题,种出来的韭菜是纯天然的有机韭菜,不仅吃着放心而且口味纯正,因此西郊盖韭现在很受百姓的欢迎”。面对记者的疑惑,陈老耐心的一一作答。
除了韭菜之外,有机圆葱也是陈冠昌引以为豪的一项农产品。“我种的圆葱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经20多项指标检测完全合格”。在陈冠昌的指导帮助下,企业出口圆葱业务由小做大,在济南市槐荫区内外建立了稳固的生产基地,形成了“公司、村、户”三级科技指导服务网络体系,带动了周边2000余亩的种植基地,种植户达310户,企业还从包装、运输等方面为农户排忧解难。同时,企业健全了管理制度和生产标准,制定了出口加工《质量手册》,修订完善了《出口圆葱高产栽培新技术规程》、《出口圆葱加工技术操作规程》、《圆葱生产技术标准》等企业标准。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济南市槐荫区田庄村、石马村、小李村及周边范围,种植、施肥、用药、加工、出口均由公司统一管理。圆葱销售网络主要分布于日本、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出口检验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所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得到了进口国的高度认可。
目前,通过陈冠昌特派员的科技服务,济南市盛农苗种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集有机盖韭生产和圆葱种植、加工、出口为一体的外向型公司,年销售额达1500多万元,成为济南市农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