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一行在考察中(前左三为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
本报讯 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视察寿光时提出的“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加快融入‘蓝黄’开发”的指示精神,推动寿光在蓝色经济建设中实现率先发展,8月13日至14日,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国家和省属驻青大院大所的寿光籍领导和专家共20多人参加了以“海洋专家瞄准蓝区建设,服务家乡发展,提供科技、智力支撑”为主题的“蓝色经济—海洋专家恳谈会”。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出席活动并讲话。
据介绍,寿光市处在“蓝黄”开发的关键点,区位资源优势明显,为紧紧抓住蓝黄两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增创发展新优势,寿光市以蓝色经济发展的示范区、黄三角开发的先行区和生态经济发展的样板区“三区”开发统领全局,统筹处理转调升级、产业培植、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寿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寿光在未来的发展中势必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专家们建议,寿光市应当抓住时代赋予的契机,积极探索,乘势而上,走出一条融合当地资源优势和科技引领支撑的快速发展模式。应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滨海旅游、海洋药物等重点产业,建立生态工程化的养殖模式。应加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
李乃胜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这次恳谈会的各位专家都是来自于各自系统中实力最强的海洋科研大院、大所的重要人物,大家怀着浓厚的“寿光情节”,为今后的发展建言献策,希望寿光市能借此次恳谈会的契机与专家们保持紧密联系,进而建立与各涉海科研大院、大所的密切合作,为寿光今后的发展作更多的实事。
对于今后如何顺势而动,谋而后发,李乃胜副厅长提出了以下几点希望。一是要进一步理解蓝色经济对寿光发展的机遇。寿光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位一体的枢纽位置,具有明显的区位资源优势,要把握住社会进步的新机遇、经济发展的新空间、结构调整的新领域、海陆统筹的新阶段这一蓝色机遇,瞄准寿光北部开发建设,作出更多里程碑性质的实事;二是要瞄准国家“十二五”战略目标,为“蓝黄”两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运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地方发展,超前策划,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落户寿光;三是要立足自主创新,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强化自主设计、自主控制、产权拥有和成果转化4个关键环节,做到蓝色经济绿色先行、产业发展技术先行和海陆统筹海岸先行;四是要创造寿光特色,尤其是科技特色。一方面利用人文特色打造资源特色,另一方面瞄准寿光市独有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海水蔬菜、盐化工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海洋药物、海水养殖、盐碱地开发等海洋新产业;五是要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利用寿光在各地的人才资源建立紧密联系,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感情、利益、项目和事业等4个共同体梯次协调推进的局面。
寿光市对此次专家恳谈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寿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明亮,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兰玺,副市长刘煜东等领导和重点海洋企业负责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专家们先后考察了寿光海惠水产养殖公司、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滨海湿地海洋特别保护区、渤海化工园、林海生态博览园、双王城水库、蔬菜产业集团农业科技园区、潍坊科技学院软件园、默锐卤盐技艺馆、弥河农业生态观光园以及文化中心。在恳谈会上,寿光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兰玺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寿光市“蓝黄”开发的大体情况。寿光市“三区”办负责人具体介绍了《寿光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相关内容。随后,与会专家与相关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特约记者 孙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