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莱西:科技创新领跑转型升级

2011-08-30 16:41:37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本报讯 “短短6年时间,我们企业由累计亏损3276万元、濒临破产,转型为销售收入实现过亿元,是依靠科技创新的结果。”8月16日,青岛海力达齿轮箱有限公司负责人谈起发展的成功秘诀时这样说。
    青岛海力达齿轮箱有限公司只是莱西市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一个缩影。莱西市科技局的统计数字表明,今年上半年,莱西市专利申请达到346件,其中发明专利56件,同比分别增长355.3%和151%,增幅均列五市首位,专利工作已由以前的青岛五市末位跃升到上游水平,60多家企业与国内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50余项。
    科技服务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今年以来,莱西市在出台科技创新政策的同时,不断强化科技服务,在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筛选和确立上突出了以科技为先导,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新型产业、培育强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等重点。全市共争取国家科技富民强市花生专项、国家农业科技转化资金等科技项目17项,青岛市级科技计划18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确立并实施莱西市级科技发展计划50项。青岛大学中频电磁感应炉和青岛科技大学的年10万吨异戊橡胶产业化等青岛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我市成功转化实施。取得了低变性花生蛋白制取与改性研究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科技成果25项。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4项。同时,作为专利管理部门的市科技局始终把服务放在工作首位,先后走访企业120多家,对全市400多名企业专利工作者和管理人员进行了专利知识培训。
    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莱西市通过创造条件引进科研机构、参加产学研合作洽谈、抓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抓好重点产业领域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式,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拓展了全市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青岛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莱西市首家博士后工作站;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成橡胶研究所在青岛伊科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有12家企业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达成合作协议16个,签约数量居五市首位;有60多家企业与国内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50余项;帮助和引导青岛伊科思新材料、青岛东生集团等企业与有关院所联合参与了国家、省、青岛市的轮胎先进制造、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由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青岛农科院、青岛科技大学等院所高校及农药骨干企业组建了青岛市新型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新材料及应用、先进制造、生物工程等六大产业领域,依托青岛和信机床等企业,培育了智能控制与精密制造装备等6大研发团队,目前,莱西市重点产业拥有科研人员1400多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博士8人,硕士108人;教授、研究员或高级工程师150人。
    重点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较少的问题,莱西市狠抓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目前,莱西市有7家企业正在积极组织高企认定工作,到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由7家增加到12家。同时,莱西市着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数字化橡胶轮胎专用装备与高性能子午胎产业和新能源产业2大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其中,青岛伊科思新材料一期工程已投产;青岛第派一期工程正加紧施工建设;青岛福瑞斯生物能源科技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研发的“餐厨垃圾炭化利用技术”项目小试阶段已结束,日处理能力达10吨;新规划占地300亩的先进润滑材料产业园已正式签约,该项目重点开发环境友好节能抗磨高端润滑油、脂系列产品,计划3-5年内形成润滑材料行业国内领先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及规模化生产基地。(吕文波  鲍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