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全省加快“三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部署要求,始终遵循“蓝色、高端、高效、生态”的理念,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念为指导,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要求,以清洁生产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 “点线面”三位一体共同推进的生态园区建设机制,初步走出了一条集“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8月。201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2004年8月,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2005年3月,被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09年9月通过国家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的联合验收,2010年4月1日被正式批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首家被正式批准的行业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据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与商务局副主任张文泉介绍,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是开发区发展的一大特色。开发区自觉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立足本地基础,依靠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构建起了“一水五用、动脉扩张、静脉串联、动静耦联”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的统一。
所谓“一水五用”,是指海水首先被用来养殖鱼虾蟹等海产品,浓度升高到初级卤水时放牧卤虫;中级卤水和抽取的地下卤水先用于工艺冷却;吸收了化工废热之后的卤水送到溴素厂吹溴,提高溴素提取率;吹溴后的卤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苦卤用于生产硫酸钾、氯化镁、氢氧化镁等苦卤化工产品,基本实现了海水和卤水中有用成分的充分利用。
此外,在“一水五用”的基础上,开发区坚持“动脉扩张”,围绕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了盐、碱、溴、精细化工四大系列动脉产业链条,使开发区动脉产业不断拓展壮大,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8月。201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2004年8月,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2005年3月,被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09年9月通过国家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的联合验收,2010年4月1日被正式批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首家被正式批准的行业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据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与商务局副主任张文泉介绍,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是开发区发展的一大特色。开发区自觉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立足本地基础,依靠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构建起了“一水五用、动脉扩张、静脉串联、动静耦联”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的统一。
所谓“一水五用”,是指海水首先被用来养殖鱼虾蟹等海产品,浓度升高到初级卤水时放牧卤虫;中级卤水和抽取的地下卤水先用于工艺冷却;吸收了化工废热之后的卤水送到溴素厂吹溴,提高溴素提取率;吹溴后的卤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苦卤用于生产硫酸钾、氯化镁、氢氧化镁等苦卤化工产品,基本实现了海水和卤水中有用成分的充分利用。
此外,在“一水五用”的基础上,开发区坚持“动脉扩张”,围绕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了盐、碱、溴、精细化工四大系列动脉产业链条,使开发区动脉产业不断拓展壮大,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