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兴县科技局立足职能,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推动经济赶超跨越为核心,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锻炼人才、识别人才、使用人才,造就了一支敢于争先、善于创造、勤于奉献、勇攀高峰的科技人才队伍。目前,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7973人,其中高级1708人,中级8330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81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不断发展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撑。
一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着重培育和使用人才。该县围绕经济大局,大力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近年来有10个技术水平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渤海油脂的“食用油生物精炼技术”项目申报国家“863计划”成功,华兴机械的“石材锯切中心产业化开发”列入了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香驰粮油的“大豆综合深加工技术开发”列入国家首批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均填补了该县空白。有3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渤海实业的大豆卵磷脂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多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10年我县专利申请量达到212件,同比增长71%,其中发明专利75件,同比增长295%。京博控股的史庆苓获山东省优秀发明家称号,渤海实业的白长军同志获第五届山东省发明创业奖一等奖。
二是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增强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目前该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家,全县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发展到17家,其中省级中心7家,市级11家。省级专利明星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分别达到2家、4家,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建成了山东省首家新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厨具检测中心和全县第一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引进硕士和高级以上的各类科技人员50多名,进一步优化了全县人才结构。
三是实施产学研合作,进一步锻炼和培养人才。县重点骨干企业都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固的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借助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智力和科研实力,共同承担项目,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广泛开展科技和人才交流。
四是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重点培训农业实用人才。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在店子镇、纯化镇、乔庄镇、兴福镇建立蔬菜种植、高效畜牧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和龙升有机食品加工四个示范基地,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00多次,培训技术骨干300多人,培养农民技术员1000余人,参训农民1万多人次,为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顾 娟)
一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着重培育和使用人才。该县围绕经济大局,大力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近年来有10个技术水平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渤海油脂的“食用油生物精炼技术”项目申报国家“863计划”成功,华兴机械的“石材锯切中心产业化开发”列入了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香驰粮油的“大豆综合深加工技术开发”列入国家首批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均填补了该县空白。有3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渤海实业的大豆卵磷脂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多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10年我县专利申请量达到212件,同比增长71%,其中发明专利75件,同比增长295%。京博控股的史庆苓获山东省优秀发明家称号,渤海实业的白长军同志获第五届山东省发明创业奖一等奖。
二是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增强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目前该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家,全县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发展到17家,其中省级中心7家,市级11家。省级专利明星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分别达到2家、4家,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建成了山东省首家新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厨具检测中心和全县第一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引进硕士和高级以上的各类科技人员50多名,进一步优化了全县人才结构。
三是实施产学研合作,进一步锻炼和培养人才。县重点骨干企业都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固的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借助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智力和科研实力,共同承担项目,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广泛开展科技和人才交流。
四是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重点培训农业实用人才。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在店子镇、纯化镇、乔庄镇、兴福镇建立蔬菜种植、高效畜牧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和龙升有机食品加工四个示范基地,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00多次,培训技术骨干300多人,培养农民技术员1000余人,参训农民1万多人次,为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顾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