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第33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

2010-09-07 18:25:26   作者:记者 周传虎)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9月3日—4日,由国家海洋局、国际海洋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主办的“第33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成立50周年庆典”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海洋、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海洋和沿海城市面临的挑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联合国副秘书长奥-布莱恩、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沃森-怀特、国际海洋学院主席贝纳姆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30个国家、12个国际组织的海洋领域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等260余人参会。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在致辞中说,中国政府一贯倡导“构建和谐海洋、实现科学发展”的理念,并将发展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作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将以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来支撑并加快海洋事业的发展,着力提升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转变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贺信中说:“在气候变化中首当其冲的是沿海社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遏止红树林、盐沼和海草等沿海生态系统的衰退,在有助于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为亿万人民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利益。”
    国际海洋学院主席贝纳姆在会上表示:“我真诚地希望并期待今天聚集在这里的专家、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辩论将对认识气候变化和海洋作用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作出重要贡献,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沿海城市和占人类人口百分之七十五的沿海或海岸附近居民所受到的影响。我希望我们可以把‘蓝色经济’的价值提上发展议程,并使发展中国家的美好未来与之联系起来。”
    “世界海洋和平大会”由国际海洋学院发起,是久负盛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探讨全球海洋问题的国际会议。本届大会围绕“海洋和气候变化、海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沿海城市面临的挑战”等主题,共同探讨海洋和沿海城市面临的挑战,探索对海洋和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讨论海洋开发和保护政策以支持经济发展,分享海洋管理的优秀经验和实践,建设更适宜人类居住的沿海城市,同时促进海洋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