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各地如何发力?

2019-09-23 17:10:41   作者:高家涛   来源:本站   点击:
0

      在9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石爱作,济南市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焦卫星,明石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高峰,分别就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情况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枣庄加码5000万元配套支持共同体建设
      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石爱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省科技厅的支持帮助下,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落户枣庄并建成运行,这是省科技厅和枣庄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重要工作部署的具体体现。2018年11月,枣庄市政府与中建材研究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政产学研金服用”多要素融合发展的大科技平台,服务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带动产业升级、城市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枣庄市在支持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上,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服务共同体建设。把共同体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日程,成立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工作专班,凝聚最大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健全专题调度、专班推进机制,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现场办公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难题。
      二是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地,吸引技术创新人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10条意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支持共同体建设绿色建筑材料国家(山东)重点实验室、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持共同体探索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市政府对于共同体建设中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将给予50万元至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建设的国家和省级各类创新平台,给予50万元至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三是加大要素投入,完善创新创业设施。枣庄市为共同体提供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中试实验室及厂房,提供2平方公里的产业转化建设预留土地,全力支持共同体建设科技研发平台、人才发展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等四大平台;支持共同体成员单位积极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专项,通过多要素联合发力,破解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力争通过3到5年的时间,将功能材料产业打造成千亿级规模。
      四是制定支持政策,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生态,形成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新局面。枣庄市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建设共同体的20条具体措施,将给予共同体5000万元的配套支持,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优先支持共同体建设。建立绿色通道,在土地规划、项目审批、环境评价、平台建设等环节,提供一站式服务。
      石爱作表示,下一步,枣庄市将进一步加大共同体建设支持力度,特别是在重大平台搭建、高端人才和团队引进培养、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倾力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的示范样板,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支撑。

      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将带动产业产值翻番
      济南市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焦卫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建设主体是“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作为高新区专业园区之一,负责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结合激光装备大企业、高端研发机构聚集的现状,济南高新区提出建设“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的方案。共同体现有成员单位约20家,其中济南市最大的三家激光装备企业——邦德激光、森峰科技、金威刻均为共同体成员单位;省内激光领域科研水平高、力量强的单位——山东大学晶体所、齐鲁工大、省科学院激光所等也为共同体成员单位;另外还有金融、科技服务、知识产权等机构的加入,共同组成“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创新创业体系。
      得益于山东省制造业雄厚基础,特别是机加工行业的优势,近年来激光装备行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而带动激光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建设“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顺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创新创业指导思想,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推动激光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一是在研发创新方面,按照“产业出题、科学论证、协同攻关、市场验收”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组织共同体成员单位就激光装备的关键共性技术、高端装备、新市场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二是支持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提升行动,推动载体向专业化、聚焦化、互联网化方向发展。三是推动产业协同,从协同研发、本地化配套等方面密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融合共生。四是鼓励、引导七个要素资源共同发力,实施“百专争光”、“千才聚光”、“万人增光”计划,破解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五是持续优化激光产业营商环境,在济南高新区规划建设“北方光谷—国际激光产业园”,一期工程将在年底前开工建设。同时将出台针对共同体的专项政策措施,从资金、发展空间、科技服务、社会保障、双招双引等提供全方位支持。此外,共同体是开放、协同、合作、创新的组织,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产业环境变化,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探索创新性的做法。在共同体带动下,激光产业产值在建设期内翻一番。

      创新创业共同体推动智能制造业发展
      针对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如何为制造业赋能、推动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问题,明石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高峰表示,明石创新技术集团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线的产业与创投集团,旗下多家企业为高端装备、医疗装备、环保装备、水工装备、陶瓷新材料等制造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明石投资是国内创投百强机构,管理“蓝基金”、明石旅游两支国家级产业基金;明石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了6所专业研究院,为在制造业领域开展微纳传感技术创新与智能应用集聚了产业、技术、资本各方面资源要素。在山东省科技厅及烟台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明石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政产学研金服用”各要素30余家成员单位,组建了“山东省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创新创业共同体”。
      微纳传感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性关键技术,共同体与多位院士专家开展合作,通过共建专业研究院,引入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基础研发资源。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的蒋庄德院士是我国高端微纳传感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该校在微纳传感技术领域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共同体将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发资源、高层次人才和科研成果引入山东,围绕制造业产业需求,开展微纳传感技术的定向研发与集成应用,帮助制造业企业研发智能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共同体成员企业,国内载人压力舱领域龙头企业——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大国重器“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紧密合作,将产品拓展到海洋深潜领域,成功研发智能化饱和潜水系统并即将产业化。带式过滤机领域单项冠军——核工业烟台同兴实业集团,联合蒋庄德院士团队研发的智能化过滤机装备,通过智能传感器的集成应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实现远程运维。共同体还发挥明石投资、中国先进制造业投融资服务联盟等成员单位的创投资本优势,为共同体的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引入资本支持。通过技术赋能和资本赋能,共同体致力于帮助更多制造业企业研发智能化产品,强化“硬科技”,助推更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上市。 (记者 高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