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沿——
中国脑科学专家发现“戒断”毒瘾新靶点
中新网报道: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平教授科研团队等经过5年研究,发现环境因素重新激活药物成瘾记忆的新机制。这为今后“戒断”毒瘾找到了新靶点。该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双重激活”脑内前额叶皮层投向杏仁核的神经环路,或是环境因素重新激活药物戒断记忆的重要神经机制。这意味着,未来,通过干预此过程或成为减少环境因素导致药物复吸的新策略。
中国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
科学网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通过地球观测组织(GEO)年度大会,展示了中国碳卫星观测的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预示着中国碳卫星将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该成果受到与会的美国航天局(NASA)、日本航天局(JAXA)和欧洲空间局(ESA)等国外研究机构代表的高度关注。
蛋白质“3D照片” 有望让未来药物一石数鸟
《科技日报》报道: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团队率先解析了与肥胖、精神类疾病密切相关靶点——五羟色胺2C受体(human serotonin 2C receptor,5-HT2C)的三维精细结构,并以此为线索,揭示了人体细胞信号转导中的“重要成员”——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多重药理学的分子机制。
——环 球——
利用植物叶子中“高速路”有望提高作物产量
新华社报道: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说,一些植物叶子中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高速路”——胞间连丝的数量较其他植物高很多,在这个发现基础上有望开发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的方法。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光合作用研究中心副主任苏珊·冯·克默雷尔说,新发现有助于人们找到将C3类植物转化为更高产的C4类植物的方法,从而帮助提高粮食产量和解决饥荒问题。
高剂量手机辐射可致大鼠心脏肿瘤
新华社报道:美国一项新研究说,高剂量手机辐射可导致雄性大鼠心脏出现恶性肿瘤,但研究人员强调这些大鼠接受的辐射剂量远高于人们日常使用手机时所接触到的,因此相关结果不能直接推广到人类。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设备与放射卫生中心主任杰弗里·苏瑞在一份声明中指出,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在现有标准下,手机辐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科 普——
桑叶,又一抗流感高手?
《科技日报》报道:记者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召开的“桑叶食药功能开发与抗病毒流感技术研讨会”上获悉,一些桑叶品种具有高效的广谱抗病毒活性。实验表明,与药物阿昔洛韦相比,桑叶主要在感染甲流病毒后的前3个小时起作用,而阿昔洛韦则在感染后的前6个小时,这意味着桑叶在流感早期所起作用比药物好,预防效果更强。
(记者 张颖辉 综合整理)
下一篇:知识产权议题成地方两会焦点
相关新闻
- 一周新看点 (2017-03-08)
- 一周新看点 (2017-03-14)
- 一周新看点 (2017-04-18)
- 明年经济工作有六大看点 (2017-12-26)
- 一周新看点 (20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