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求发展借助专博盛会谋共赢

2012-06-26 18:04:35   作者:本站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

    市中区是济宁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381.3平方公里,人口56.3万。市中区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以“江北小苏州”的美誉闻名遐迩。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围绕打造中国运河之都、建设富裕文明和谐优美新中区的奋斗目标,按照现代工业服务业强区、改革开放活区、文明和谐立区、与全市共荣兴区的总基调和打造都市型产业发达区、民生殷实首善区、宜居宜业新中区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项目带动、集群发展、品牌提升和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带领全区人民发扬“不怕困难怕落后,团结实干争一流”的创业兴区精神,奋力拼搏,使昔日的市中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较强经济实力、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各项事业兴旺的城市核心区。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9.54亿元, 增长11.4%;地方财政收入10.24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82.1亿元,增长21.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5亿元,增长18.5%;引进区外国内资金47.5亿元,到位外资7605万美元,增幅居全市第一,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该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市中区始终坚持把推动科技进步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稳步推进新兴产业,成为推动全区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该区依托专博会这一重要平台,产学研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区域性创新体系不断巩固发展。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市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从政策导向、科技投入、社会舆论等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科技法规政策,确保落到实处。制定科技发展五年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的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纲要》、《鼓励企业引进人才的意见》、《关于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科学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应对金融危机,扶持企业温暖过冬的十条政策》等相关配套文件和优惠扶持政策。完善了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充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支持科技、发展科技的积极性。积极探索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贷款为支持,社会融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科技投入保持逐年增长。设立区级科技专项资金和科技成果奖励专项资金300万元,对国家、省、市、区科技计划项目给予配套资金扶持,对技术中心等创新基地给予资助,对科技成果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和发扬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风气,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真正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市中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线,按照提升项目、积聚产业、园区带动、科技引领、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培植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目前该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2011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涉及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制药,环保节能等领域,形成了以钉类和建筑钢材为主的五金制品业,以大豆浸出和冷冻食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机械配件和小型工程机械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家具板材、纸张彩印、橡塑化工、服装纺织为主的轻工业等四大产业群,培植了樱花五金、东宇和恒松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支柱企业群,支撑和拉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搭建平台产学研合作谱新篇


    为强化科技交流合作,市中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交流合作,围绕资源做文章,有针对性地邀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对口洽谈,先后与中科院沈阳分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百余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借助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院士齐鲁行等大型科技交流活动开展引智纳才工程,以项目带合作,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促创新,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在第十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上签约项目19项,投资额3.1亿元,技术成交额900万元,签约技术合作意向3个、技术合作协议2个,招引聘各类技术人才40名,企业与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单位10对。目前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技术依托关系74对,校企研发合作基地4处,研究生实习基地2处。


着力推动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为加强和规范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管理,促进区内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市中区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制定了《济宁市市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按照管理办法制定的标准,在骨干企业特别是利税过千万元企业中逐步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区政府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引导企业投入3000余万元,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全区80%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科技办(技术部),对成效显著的企业进行奖励。目前全区拥有14家技术开发机构,4家区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市级百家科技型创新企业。2011年新增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这些研发机构覆盖全区优先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和产业领域,支撑了全区科技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推进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
    实施知识产权带动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引领自主创新的主战场。市中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促进自主创新的意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专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面向企业,逐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山东樱花五金集团有限公司、济宁市长城挂面有限责任公司、济宁利科电动车有限公司、山东松沃丰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济宁德门特木业有限公司、鲁星工程机械公司、鲁宝食品集团等企业被认定为“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 2011年全区共申请专利736件,其中发明专利87件,授权专利523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高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