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口中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浓厚的知识产权氛围处处彰显,“知识产权产权捍卫核心科技,节能环保启航中宇未来”、“放飞梦想,知识产权护航”等标语随处可见。龙口中宇总经理介绍:“企业知识产权标准运行后,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杜绝了过去存在的各种知识产权隐患”。从去年10月份,像中宇这样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十几年企业都有了这样全新的变化。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为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和强化对知识产权的有效开发、保护和运营,于2013年3月1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起草,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颁布的国家标准。从去年十月份至今的半年多时间里,烟台市参与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简称“贯标”)的企业共两批次39家,企业参与贯标积极性高涨,参与贯标企业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知识产权管理不再局限于研发环节
“知识产权管理原来不仅仅限于研发部门啊。”这是很多企业参与贯标以后发出的感慨。随着世界范围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很多甚至大部分企业因其只重视研发的知识产权理念和漏洞百出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而成为国外乃至国内竞争对手攻击的目标。
“想起2008年我国高端酒瓶盖制造业市场差点因为没有专利权而被国外企业所占领心有余悸,只重视研发是不够的。海普赢得海外专利权胜诉,也惊醒了我们必须全方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烟台海普制盖有限公司的管理者表示,“知识产权关乎到企业生死不再是危言耸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贯彻实施呼应了企业的要求,将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从此将逐步走向一条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
知识产权不仅局限于研发阶段,知识产权管理贯穿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人事管理等各个生产经营环节。采购的原料是不是侵权?生产的加工贴牌产品是不是侵权?销往国外的产品在销售地是不是侵权?新引进的技术人员是不是和原企业有竞业禁止合同?自己的员工离职时候是不是带走了技术秘密?这一连串的问号应当让每个企业管理者都扪心自问。
可喜的是,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宣传和实施,烟台的贯标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之前知识产权管理的局限性。“通过贯标,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要成为中集来福士的一个基本理念,应是公司技术工作者,管理工作者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全体员工都必须根深蒂固的一个理念。”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总裁于亚指出。
随着贯标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事项都需要制度化、流程化、科学化。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逐渐改变了“图纸满天飞”的尴尬局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人员管理体制,从而使中宇的商业秘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京鲁渔业在采购原料前对每个供应商知识产权背景进行调查,防范来自外部的风险;泰和新材料加大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堵住了公司的商业秘密管理的缺口,进一步确立在国内高性能纤维领域的领头羊地位。
贯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得到加强
目前烟台市首批十五家贯标企业已经通过贯标工作的深入实施,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系统的整合发挥了企业人、财、物以及信息等资源优势,更加优化了自主知识产权产出条件。作为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在全省乃至全国知识产权各方面工作都很突出,绿叶副总裁薛云丽表示,“贯标工作能够帮助绿叶制药将知识产权运用管理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更行之有效的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烟台市贯标工作开展以后,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新增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知识产权专员人数都从3-4人上升到10人以上。
贯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贯标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企业积极进行专利的挖掘,企业员工发明创造积极性明显提高,申请专利热情不断高涨,技术与商业秘密保护也出现了内部量化,知识产权同比增幅达30%。截至2013年底,该市新增国内发明专利申请3953件,新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720件,新增PCT国外准了申请26件。(付东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