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协同创新 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发展

——山东绿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院士进园区活动在邹城举行
2017-03-28 14:13:55   作者: 高家涛 刘梅梅 张颖辉   点击:
0

       本报讯 (记者 高家涛 刘梅梅 张颖辉)山东是全国第一化工大省,但一直存在粗放式发展、空间布局不合理、环保压力大等问题。今后,这一局面有望通过行业内的协同创新得到改变。3月26日,山东绿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院士进园区活动在邹城举行。据悉,该联盟将围绕山东化工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山东化工产业向精细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处处长郭俊峰,济宁市委副书记石光亮,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光烨,济宁市科技局局长王亚栋以及省科技厅有关处室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大会由省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何伟主持,山东化工研究院院长冯维春,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庆节分别致辞。会上,山东绿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东溯源绿色化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韩布兴院士山东省工作站分别举行了揭牌仪式。与会领导向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
       山东绿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山东溯源绿色化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倡议发起,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其他社会机构组建的以绿色化工行业为重点,推动政产学研多方合作交流的创新型组织。联盟秘书长、溯源绿色化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倜介绍,目前联盟理事单位包括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50余家单位。联盟专家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等5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
       周倜表示,联盟的主要工作包括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校(院)企对接、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下一步,联盟将遵循“政府引导、企业牵头、市场化运作”的方针,紧紧围绕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不断开拓创新政产学研协同应用和服务的内容及领域,为山东乃至全国绿色化工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韩布兴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绿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意义重大,一方面,联盟内众多企业通过联合和优势互补,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另一方面,随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加入,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形成新的产业技术路线,降低能耗,让整个产业更加绿色清洁。目前,全国对绿色化工都很重视,但是在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产业联盟的还很少见,在这一方面,山东走在了全国前列。
       会上,山东化工研究院、山东新盛宝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山东溯源绿色化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合同。冯维春介绍,现场签约、打包转让的三个项目,是山东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在水相合成和水相高效分离上取得重大突破、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技术转让总金额达到了1.2亿元。这些项目在山东新盛宝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企业的落地实施,必将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山东省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周倜对记者介绍,此次技术转让有着三个创新点,一是三个共性技术项目的打包转让,二是技术转让取费采用首付款加产值提成加利润提成的模式,这样既能减轻企业负担又能保障双方利益,这种模式将来会在联盟理事单位中进行推广。三是中介机构的介入促成了这次转让,转让之前,中介机构进行了综合评估,包括成果先进性、项目可行性、市场调研等,最终促成了此次项目转让。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绿色化工技术转移论坛,组织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共发布科技成果2600余条,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技术合作开发、人才引进和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意向10余项,签订技术合同6项。
来自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专家教授,联盟专家和企业代表,济宁市各县市区科技局负责人及企业代表,邹城市化工类企业等200多人参加活动。
       活动期间,刘为民厅长一行到邹城园区调研考察了利马菌业、艾孚特科技等企业以及兖矿集团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创新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