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省科技厅与山农大协作探索高校科研改革新路径

2017-03-10 09:52:32   作者:秦景光   来源:本站   点击:
0

    本报讯(记者 秦景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在科技改革春风中山东高校科研改革奋力拔节,3月8日,山东省科技厅与山东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及共建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议,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建设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农业生物科技研发高地。
    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宪省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储林与山农大副校长高东升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建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议》,山农大副校长王振林主持签约仪式。
    张宪省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建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议的签署是学校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必将对全校科技创新实力的加快提升、“双一流”建设的加快推进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源头创新能力的加快升级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学校将认真研究落实两个协议的精神实质和各项任务,通过协议的落实全面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全面实现创新发展。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厅校双方将围绕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基地、创新人才服务模式、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探索科技精准扶贫新路径等进行改革试点,为全省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探索新路径。
    在协议中,山农大将建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制度,赋予首席科学家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研发决策权。省科技厅支持山农大建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制度,健全对创新人才团队开展科研活动持续稳定支持机制。此外,省科技厅将山农大重点国际人才交流计划列入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山农大建设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对山农大成立的专业性成果转化机构、单位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支持山农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农科驿站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纳入省农业科技园区体系进行管理和扶持。省科技厅还将设立科技扶贫专项资金,全面支持山农大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基地、“农科驿站”等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
    根据《共建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议》,厅校双方将通过增强源头创新能力、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完善管理运行模式、提升国际化程度等举措全面加强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打造我省国际领跑的农业科技源头创新高地。
    签约仪式后,李储林副厅长主持座谈会,就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和协议落实与山农大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一线科研人员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科研人员结合各自实际,就离岸科研机构建设、大学生创业创新、研究生培养、对外科研合作、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经费投入与使用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储林副厅长表示,协议签订后,双方要完善合作共建机制,落实好国家、省委省政府的各项科技政策和合作协议内容。学校要围绕科研立项和经费管理、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方面探索形成可示范推广并能够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支持的科研管理模式,为全省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签约仪式前,李储林副厅长一行现场考察了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介绍,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工作成绩显著。以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情况良好,先后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与70多个市(县、区)开展了校地战略合作,建立了100余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400余个教学科研就业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