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聚焦G20峰会:看看企业“大咖”的创新思维

2016-09-06 23:45:06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社、《经济日报》   点击:
0

    “创新”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也是G20杭州峰会主要议题之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精准把脉世界经济,开出“创新”“开放”“联动”“包容”一剂药方,直面发展“痛点”。让我们一起领略在此次G20峰会、B20峰会上各位“大咖”的创新思维。

李彦宏:技术变革是经济增长引擎

就业是B20的重点议题之一,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创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推动实现经济的持续和平衡增长,是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根据G20杭州峰会的“创新增长方式”议题,B20就业工作组主席、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代表B20就业工作组提出了“G20智慧(SMART)创新倡议”。这一倡议得到了二十国集团工商界、商协会、国际机构和智库代表的广泛认可。
  “回顾过去,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进步,并创造了大量新就业。”李彦宏说,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幅提升了社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一大批新行业应运而生,制造、商贸、流通等各行业快速发展。
  李彦宏认为,当前我们正站在新旧技术革命的交界点。上一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增长红利正在不断减弱,新的技术变革正在酝酿,特别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正处在质变的前夜。目前,这些颠覆性的新技术尚在萌芽期,还没有形成巨大的产业推动效应,甚至一些人还在担心新技术带来的失业问题。“我认为,历次技术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主动拥抱这些新技术变革,利用新技术来提升效率,改善结构和扩大就业。”李彦宏说。
   “面对共同挑战,应该让技术变革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集合起最广泛的力量去应对就业问题。”基于此,李彦宏代表B20就业工作组正式提出“G20智慧(SMART)创新倡议”,倡议遵循5个原则:创新可持续性、平台大众化、网络普惠性、改革彻底性、技术创新性。
  李彦宏认为,“SMART”的核心是创新。“G20智慧(SMART)创新倡议”走向实践,需要加强G20各方文化教育交流,设立更多的如G20青年文化交流等项目,进而促进更多的合作创新;设立“G20创新签证计划”,促进各国创新人才的自由流动,从而有效提升各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成立G20创新合作基金,打造G20技术创新分享平台,支持G20范围内的科技研发、科技成果的商业转化和创新企业的快速成长等;构建“G20大脑平台”,高效对接各国创新主体的智力、数据、技术和计算资源,依托统一平台实现协同创新,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梁信军:让更多“独角兽”成长壮大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企业如何寻找机会,发现和创造价值?
  B20就业工作组联合主席、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表示,今年B20给G20提交的政策建议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G20国家应该建立G20智能创新计划,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政府、私营部门、院校和研究机构通过统一平台实现资源、知识和成果的分享。他建议,智能创新计划可以拟定5项计划,利用技术平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加强G20各成员国之间的文化、教育与创新交流;二是建立“G20创新签证计划(GIVS)”,促进各国创新人才的自由流动,从而有效提升各国科技创新能力;三是G20国家应成立创新基金,支持二十国范围内的科技研发、科技成果的商业转化和创新企业的快速成长等;四是与商界联手打造G20技术创新分享经济平台,提升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五是构建“G20大脑平台”,依托统一平台实现协同创新,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多年来,复星集团一直重视创业创新,今年初开始力推“独角兽”战略,支持一些C2M(Customer to Maker)特征明显的项目发展。对此,梁信军说,过去多年互联网企业发展很快,但更多是在追求规模,甚至靠抄袭或者烧钱来打市场。这种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未来,除了要对互联网有深刻的理解,还要对产业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要能沉下心真正把互联网、产业和消费者的联接全部打通。
  梁信军表示,复星要寻找的“独角兽”,最根本的是要强调它的产品力,它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未来,复星将认准C2M这个方向,不断深耕产业、不断强大研发技术,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独角兽”成长起来。

王树彤:促中小企业全球市场起舞

  B20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组联合主席、敦煌网创始人、CEO王树彤表示,在今年的《B20政策建议报告》中,B20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组共提出了4条政策建议,占整个报告篇幅的五分之一。
  王树彤介绍说,敦煌网是B20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组联席主席单位,经过与108位工商界代表共同努力,敦煌网积极参与了此次《B20政策建议报告》的拟定工作,将近几年来如何促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市场、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能力建设、线上金融服务等案例融入到了政策建议报告中。“我们希望帮助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能力建设项目等切实的行动,助力中小企业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终极目标。”
  中小企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活跃力量。王树彤说,“今年B20产出了很多成果,在给G20领导人的建议书中,特别强调跨境电商能力建设和互联网金融的案例。我们期待,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互联网+’行动的影响力,让更多国家更加支持运用ICT、电子商务、高科技手段,推动经贸往来,在新时代的网上丝绸之路上,实现全球通商的梦想”。
  作为行业变革的亲历者,王树彤总是热情地推介中小企业加入到数字全球化浪潮中。“我们正在面对的,是一个数字全球化的时代。数字全球化思维,并非是‘打补丁’,而是一种‘换操作系统’的方式数字全球化,不仅意味着运营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更意味着一种新的商业理念和模式。”她提供了一组数据,过去10年,数字全球化拉动了全球GDP增长10个百分点,仅2014年,就产生7.8万亿美元的价值。一些国家通过长期、加速参与数字全球化,GDP实现大幅增长。
  为中小企业赋能是敦煌网的一贯追求,对于未来,王树彤充满憧憬。她说,“数字全球化浪潮催生了一个新名词——中小跨国企业,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与其他国家的供应商、消费者在线交易,即使是最小的企业,甚至夫妻店,也可以一出生就是一家全球企业,让它们在全球市场起舞。”

陈宗年:打造企业自身创新体系

  “G20杭州峰会的举办,对杭州来说是很好的机会,企业将受益匪浅,更是我们公司全球化的新起点。”参加B20峰会贸易投资组会议的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说。
  作为国内安防行业领军品牌,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视营收突破125亿元,已成为全球视频监控细分领域的头号企业。经过多年摸索,陈宗年发现,技术性贸易壁垒正在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市场准入的重要手段。尤其当前经济增长乏力,一些国家贸易保护有抬头趋势。
  “封锁技术有违全球一体化趋势。”陈宗年表示,世界贸易投资的新问题是技术贸易受限制,如何打破全球技术贸易壁垒,需要世界各国达成一个共识,即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必须共建一个开放、公平的国际贸易市场。
  他表示,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应当有所作为。首先,要通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持续保持成本优势;其次,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最后,树立品牌意识,走品牌化道路。
  关于创新,陈宗年认为,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微观创新体系,这个过程需要持续投入、不断优化、持续改进。出身于技术研发队伍,陈宗年对创新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创新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技术从哪里来、技术如何快速走向市场、如何持续发展。创新需要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人才、风控、投融资等全系列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张道才:构建技术和品牌高地

  历经30多年的发展,浙江三花集团已成为一家全球化经营和布局的企业,其空调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销量全球第一,近一半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此次,三花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道才入选B20峰会就业议题组,并提出“创新就业”议题。他的创新就业观包括两方面: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升级,创造更高质量、更多数量的就业岗位;以培训教育促进员工专业技能、文化素质的提升,适应更好、更多工作岗位的需要。
  具体而言,科技创新部分体现在生产方式的精益化、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改造上,即“机器换人”,解放更多劳动力。作为浙江最早实行“机器换人”的企业之一,三花长期探索以创业和创新推动就业。
  “就业增长与科技创新,短期看、局部看是相互冲突的,但从长期看、全面看并不必然如此。”张道才说,通过科技创新创造更高质量、更多数量的就业岗位,是各方多赢、可持续的就业发展之路,也是企业要着力考虑并积极践行的解决方案。
  “行业竞争,真正的王者是技术和品牌高地的构建。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可以赢得同行的佩服,但无法赢得他们的尊敬,要从行业的领先者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必须从‘成本领先’向‘技术领先’实现跨越。”张道才告诉记者。
(综合新华社、《经济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