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东昌府区:“中国科技通” 方便老百姓

2012-10-16 18:05:10   作者:本站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时任科技部计划司副巡视员刘玉兰(左二)视察科技视频系统


    聊城市东昌府区是聊城市驻地,全区辖9镇、7个街道办事处、两个工业园区。虽然是聊城市驻地区,但是工业比较落后,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区。
    基于这样的县情,在多次外出学习基础上,利用科技服务“三农”,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东昌府区科技局的工作重心,打造聊城科技视频系统则成为该局工作的重点。
    据介绍,所谓“聊城科技视频系统”,就是一个依托聊城市科技特派员资源,利用现代互联网络向基层传播科学技术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这也是全国第一家依托科技特派员优势建立的信息化服务系统。这套科技视频系统于2008年5月17日开始运行,实现了技术专家与农民群众的即时面对面交流,把新成果和实用技术面对面送到了农民手中,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科技视频系统开通之初就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并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截至目前,科技视频系统已发展视频终端站点1680个,覆盖聊城市及周边县市及省外部分地区。视频专家日均接受咨询50多人(次),总咨询人数达到45500多人次。近年来,通过该视频系统共引进转化各类新技术、新成果30多项,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000 多万元。
    近年来,聊城科技视频系统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星火培训基地”、科技部农村中心农业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聊城大学教学与实践基地,并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2011年,聊城科技视频协会承担的东昌府区“科技视频村村通工程”,作为唯一由县级承担的科技成果,参加了“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科技成就展。东昌府科技局建设科技视频系统的做法,受到了科技部、省科技厅及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夯实视频系统建设基础


    据了解,东昌府区是我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的比较早的县区之一。早在2007年11月,科技部就在聊城市组织召开了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会。那次会后,按照东昌府区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区科技局把全面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作为振兴全区经济、建设强市名城的重点工作来抓。在近年来的区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主要报告文件中,均明确提出要把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作为与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工作。区委书记、区长等领导同志专门调度科技工作,研究分析科技工作形势。
    在此基础上,东昌府区科技局结合科技工作实际,围绕落实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制定出台了以区政府名义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十一五”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工程、新农村建设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良种工程、科技培训工程等“六大工程”。按照文件要求,东昌府区科技局提出了《关于建立聊城科技视频系统的报告》。随后,区委、区政府确定,以建设聊城科技视频系统为总抓手,全面实施“六大工程”。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拍板,由区财政出资在科技局建立了3个视频专家工作室,无偿为基层符合条件的11个视频终端点提供电脑、视频头、麦克、耳机等用品,全天候无偿为农民群众提供所需的各种技术服务。同时,还提出从东昌府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先在农业领域牵头,进而向工业领域延伸。


整合科技特派员资源建立科技视频专家库


    东昌府区是市驻地区,也是各类优秀人才积聚的地方,为东昌府区科技局利用全市的科技特派员资源创造了条件。
    在2008年时,聊城市就有科技特派员2000多人,其中东昌府区480多人,涵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着眼于科技视频系统建设,该局对全市科技特派员进行分类整合,把各个产业需要的专家,通过科技视频系统把他们集中和组织起来。在全市2000多名科技特派员队伍的基础上,还在全国高校院所选聘了80多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基层实践经验的资深农学专家,作为科技视频系统的高级顾问,并根据每一位专家的技术特长建立了档案,以便能够按照季节、产业的需求状况,安排专家对农民群众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培训和即时解答,初步形成了有聊城特色的科技视频专家库。
    专家库的基本构成是:在聊城本地供职于各行业、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农业科技专家;聊城大学、聊城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等。这种专家队伍结构,既保证了科技视频专家的知识先进性,也保证了聊城市农业信息产业发展对科技专家的需求。比如,在2010年3月,针对聊城养殖企业难以解决的猪流感流行难题,该局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的熊有臣教授做客科技视频为基层讲解口蹄疫的防治,收到了良好成效。


规范服务方式和内容完善科技视频传播效果


    据介绍,聊城科技视频系统对农民和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能够做到直接、方便、快捷、高效,达到了使科技向基层快速流动的效果,主要通过5种途径:
    面对面指导。就是国内外专家在视频专家工作室,通过电脑显示显示的视频图像,对农民群众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面对面解答。通过视频,专家们不仅可以用语音回答问题,还可以通过视频图像进行分析。
    产业化培训。聊城科技视频系统利用互联网络实现农业技术专家与农民群众即时面对面交流,可以在更大的区域内按产业化要求进行大规模培训。农业专家通过科技视频系统,可同时面向科技园区、农民合作社、党员活动中心、基层视频站点、甚至农户家中开展技术培训,避免了相同内容培训多次、培训人员数量少的缺憾。培训的时间也比较灵活,可以不受时节(农忙时节)、天气(大风、阴雨)、地域等因素影响,视频用户可以随时登陆“科技通”网站观看培训录像、查阅相关资料
    系统化传播。在指导和培训的同时,聊城科技视频系统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所)合作,依据聊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着眼于提高区域科技创新的自觉性,利用视频系统资源系统化传播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比如通过“科技大舞台”窗口, 让大家了解、知晓国内外最新科技走向。
    现身说法。该局还定期邀请服务在基层的科技特派员,运用自己创业的成功经验,指导农民如何搞好生产。农民出身的特派员黄贤举,多年来一直从事食用菌生产,领办了东昌利民食用菌农民合作社,带领周边农民靠发展食用菌走上了致富路。为把食用菌产业向全区推广,该局就邀请黄贤举特派员来聊城科技视频系统,向农民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指导食用菌生产技术。
    整合资源。把科技视频和远程教育、党建培训、绿色证书等培训工程相结合,在聊城科技视频系统内设立相关专家室。2011年7月29日,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区科技局联合利用聊城科技视频系统,邀请市委党校教授王永玲在聊城科技视频专家工作室就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做了专题辅导报告。梁水镇、闫寺、道口铺、柳园等9个镇和街道的16个党员远程教育工作点和科技视频工作点的600多名党员群众接受了培训。
    目前,科技视频专家室已经由当初的一个农业专家室,发展到远程教育专家室、党建专家室等多个专家团队。据介绍,目前还正在根据群众需要,筹划建设书画、戏曲等社会化服务专家室,满足群众丰富多彩的需求。


实行对会员的科学管理建设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


    在视频系统建成之后,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发挥其信息高速公路的优势,成为东昌府区科技局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据介绍,聊城科技视频系统通过不断的发展科技视频终端用户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目标。由于它对基层科技传播的安全、快速和有效性,在运行第一年,聊城周边县市区即有380多个用户加入到系统。这些用户,大部分是村级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部或是副食经营部,他们既是群众经常驻足的地方,又是农村中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户,具备为群众进行科技推广的条件和动力。
    几年来,在保证视频专家不断满足基层终端用户对科技的需求,保证视频系统服务的先进性的同时,区科技局不断加强对终端用户的管理,提高他们通过为群众服务增加自身经济效益的内在积极性。
    由区科技局推动,由民间自然人发起,经聊城市民政局批准,依托科技视频系统成立了社会团体法人组织聊城科技视频协会。现在已经发展会员1680多个,大部分是视频终端用户(农资经营站点、个体农户),也有一些科技基层组织的团体会员(农民合作组织、科技园区、党员活动中心)。通过协会的组织,又把把终端会员用户同时发展成东昌府区的科技信息员,不定期开展针对信息员业务能力的相关培训,建立了专业的基层科技信息员服务队伍,在上传农情信息、传播科技资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的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管理好我们的科技视频系统,科技视频协会近期还注册成立了 “聊城科技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进一步满足视频终端多种服务需求。


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努力打造科技通服务品牌


    在科技视频建设之初,区科技局就把知识产权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早在2007年,东昌府区科技局就与聊城大学合作研发“聊城科技视频网络系统软件”,供聊城科技视频系统独家使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在软件开发之初使用的是B\S结构,在服务器端预留了3G接口。3G网开通后,该系统及时升级,可以直接支持手机视频,直接实现电脑、手机的“双向互联”,满足了扩大视频功能的需要,为扩大服务内容和领域奠定了基础。从系统开始运行起,就在中国联通公司聊城分公司配有大容量、现代化服务器,能满足系统传播科学技术的各种需要。协会还建立了“中国联通公司聊城分公司技术示范点”,聊城科技视频系统终端站(点)一般设在乡(村)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门市和经营点,是基层群众最常去的地方,终端站(点)的电脑常年有专人管理,遇到技术问题随时联网向“技术示范点”请教,方便了群众,提升了信誉。
    近年来,在不断提高科技视频系统的科技含量的同时,东昌府区科技局还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把科技视频系统、科技通公司、科技通报纸、科技通网站和科技通传媒,统一整合成“科技通”品牌,喊响“中国科技通,方便老百姓”的口号。此外,还把“聊城科技视频网络系统软件”进行注册,并申请了国家专利;申请注册了“亿元·科技通”和“昌元·科技通”商标,为今后进行市场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