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壮大兰山支柱产业

2009-08-12 00:17:34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近年来,临沂市兰山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鲁南经济带这一决策部署过程中,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完善体系,强化措施,积极培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兰山区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企业44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3.2亿元,增长15.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2.35%。


 建设“三大基地” 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亮点


    市场经济是强者经济。围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兰山区坚持既从“面”上抓总量扩张,又下大力气从“点”上抓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规模扩大,努力形成一批辐射面大、带动力强的“航空母舰”级骨干企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劲和活力。为此,兰山区确立了“突出抓骨干,重点促支柱”的思路,确立了建设三大基地的工作目标。一是建设食品及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基地。发挥金锣集团、三维集团两个龙头企业的模范带动作用,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把重点项目实施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推动食品及生物制品产业快速发展,加快食品及生物制品产业基地建设步伐。上半年,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55.84亿元、利税10.85亿元。二是建设有色金属加工研发基地。以金升集团、金象铝业为龙头,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强化高新技术应用,提升产业档次,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建设步伐。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60.47亿元、利税4.76亿元。三是创建优质人造板研发生产基地。兰山区共有人造板生产及配套企业3000余家,年销售收入130亿元。2006年以来,兰山区把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积极争创“全国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有力地推动了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使板材产业成为全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上半年,板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90.77亿元、利税6.73亿元。


做好“三篇文章” 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发展高新技术、壮大支柱产业的载体。兰山区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科研开发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激活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做好“产学研”结合的文章。以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为基础,积极引导、推动企业特别是三大支柱产业企业的发展,做好“产学研”结合的文章,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金锣集团与山东轻工业学院、省粮油研究所,金升集团与德国SMS公司和MKM公司、美国哈兹莱特公司、智利的CCC公司和CCH公司,板材企业与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先后引进国内外专家、技术人员500多名。目前,全区已开发血红蛋白、山松抵糖、竹木复合装箱底板和胶合板用环保型低成本脲醛树脂胶粘剂等高新技术产品100余种,实施“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多肽”和“花生壳液化替代苯酚制备环保型胶粘剂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30多个。二是做好激活技术创新主体的文章。通过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施“四个一”工程(每个企业有一个技术创新或开发机构、有一支技术创新队伍、有一批技术创新项目、有一笔技术创新经费),加强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行业支柱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激活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目前,全区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6%以上,85%建立了研发机构,研发人员达到3500多人。自去年以来,全区先后实施技术创新项目200余个、开发新产品260余种。三是做好创新平台建设的文章。重点依托食品、生物制品、板材、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等优势企业,通过资金和政策引导,整合资源,依托优势,积极推进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建设,为高新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提供平台支撑和服务;加强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在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促进知识产权拥有人与企业、知识产权转化与资金的有效对接和融合。目前,全区已有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行业技术中心3家、科技中介机构30多家,先后转化科技成果110余项。同时,兰山区还建立了42人的高层次人才资源数据库,为80余项重点科研项目提供咨询、诊断与技术服务,促进了重点项目科学、高效地实施运作。


突出“三个重点” 致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升级得益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兰山区注重引导企业立足自身优势,通过引进、改造、提升、创品牌,使重点骨干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一是突出技术改造这个重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兰山区积极引导骨干企业应用高新技术,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重点是运用生物技术改造提升以金锣集团、三维油脂集团为主的食品业;运用计算机集成制造及控制技术等提升改造以金升有色金属、电力金具和金象铝业等为主的金属加工制造业;以工艺的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升板材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使三大产业逐步实现了由资源开发型向科技型的转变,产品也由粗加工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方向迈进。2006年以来,全区技改投入76.5亿元,年增幅均超过18.96%,投入3000万的工业投资项目达到了133个,仅此一项就年新增企业产值210多亿元。金升集团累计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江北最大的年产10万吨光亮铜杆生产线,企业被科技部命名为高新技术企业;金锣集团连续三年技改投入都在10亿元以上,企业产值由2004年的101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180多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20亿元,一年一个新台阶。二是突出品牌战略这个重点。我们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提高企业综合素质,提升产业档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驱动器。注重扶名扶优扶强,整合科技资源,积极引导骨干企业打造科技品牌,创建行业品牌,提高企业的行业综合竞争力。兰山区还建立了品牌库,设立了品牌奖励基金,对争创成功的企业进行重奖,加大了对优质产品的培植力度。目前,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8个,山东著名商标8个,山东名牌产品12个。出现了金锣、新港木业、千山木业等一大批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品牌,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三是突出知识产权战略这个重点。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兰山区通过强化知识产权宣传,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了专利技术实施及产业化,形成了一批以山松抵糖、大豆肽、生物柴油和高纯阴极电解铜为代表的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产品,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2007年,全区共申请专利769件,授权808件,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市首位。今年上半年,共申请专利412件,授权专利293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在全省各县区中排名第15位和第9位。


强化“三项措施” 努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发展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对集聚生产要素、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兰山区在政策扶持、园区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强力推动,狠抓落实,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近年来,兰山区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高新技术创业基金和知识产权保护基金的投入使用上,给予重点倾斜,加强对骨干企业产业集群的培植。二是强化园区建设。兰山区按照“工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集约化”的思路,依托临沂工业园和金锣科技园,进一步创新亮点,积极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以“低聚糖”、“皂甙”、“异黄酮”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产业做大做强。目前,临沂工业园已入园投入千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62家,实际到位资金达12亿元;金锣科技园已有60余家骨干企业入园生产,总投资20多亿元。两大园区工业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区工业经济的70%以上。同时,加强对板材企业的园区规划,突出产业集群,彰显集聚效应,做到强者更强、以强带弱、整体提高,逐步形成了以金锣集团、三维集团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华星工程机械和金立机械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新港木业、千山木业为龙头的板材业等产业集群,基本实现了集群化生产,为全区经济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三是强化特色产业培植。兰山区坚持以骨干企业的特色产业发展巩固支柱产业集群的形成、以产业量的扩张带动产业质的提升的发展思路。以金锣集团和三维集团的大豆精加工、畜产品加工、生化制药技术为基础,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生物技术的研究,推动其加速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突出主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发展,培植出了山松生物、长润生物两个高新技术企业,壮大了高新生物技术产业。
    兰山区简介
    兰山区是临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6镇4街道、400个村(社区)、一处省级工业园和一个县级商城管委会,面积591平方公里,人口88万,流动人口30万,素有“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之美誉,2007年以来,先后获得创建国家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先进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全省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区、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示范区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