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总量589.69亿元,占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的四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75%,列潍坊各县市第一;再次荣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称号……”。这是诸城市2011年科技工作交出的满意答卷。
这些数字和称号真实客观地反映出诸城科技工作实现的新突破,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技术进步与创新不仅体现在纸面上,更落实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近年来,该市坚持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把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内在动力,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始终,常抓不懈。
为了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该市研究制订了《诸城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诸城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加快发展节能建筑、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思路措施。加大对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促其尽快发展成为诸城未来的支撑产业。
以上规划出台后,该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发,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2家,其中国家级3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到91家。
同时,还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向高新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建成了高新技术孵化器项目。规划了诸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加工区、先进装备制造加工区、新兴产业加工区、商务及综合服务区等四个重点区域。突出抓好汽车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高端安全食品示范区、服装纺织产业园等十大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突出诸城优势,统筹科技资源,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是该市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一个着力点。依托北汽福田、新东方汽车仪表、信得药业、天旭太阳能、粉末冶金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等新型产业。特别在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产业,突出技术领先、现代化水平、绿色制造、标准化生产、清洁生产等关键环节,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以圣阳机械加工、曙光车桥和精典钢构扩产等技改项目为重点,对现有生产设施、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推动了传统产业高新化。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该市制订出台了《诸城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引进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术技术带头人、中青年专家及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拨付科研启动费和安家补助费,以优厚的待遇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高地;搞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首席技师和农村实用人才的评选,激励各类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9.94万人,其中,中级职称2.41万人,高级职称5651人;从事技术创新的工程技术人员占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31%。全市仅在青岛就设立各类研发机构14家,先后吸引600多名外来科技人才来诸城建功立业。(李 蕊 谢成斌)
这些数字和称号真实客观地反映出诸城科技工作实现的新突破,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技术进步与创新不仅体现在纸面上,更落实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近年来,该市坚持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把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内在动力,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始终,常抓不懈。
为了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该市研究制订了《诸城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诸城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加快发展节能建筑、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思路措施。加大对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促其尽快发展成为诸城未来的支撑产业。
以上规划出台后,该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发,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2家,其中国家级3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到91家。
同时,还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向高新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建成了高新技术孵化器项目。规划了诸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加工区、先进装备制造加工区、新兴产业加工区、商务及综合服务区等四个重点区域。突出抓好汽车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高端安全食品示范区、服装纺织产业园等十大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突出诸城优势,统筹科技资源,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是该市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一个着力点。依托北汽福田、新东方汽车仪表、信得药业、天旭太阳能、粉末冶金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等新型产业。特别在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产业,突出技术领先、现代化水平、绿色制造、标准化生产、清洁生产等关键环节,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以圣阳机械加工、曙光车桥和精典钢构扩产等技改项目为重点,对现有生产设施、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推动了传统产业高新化。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该市制订出台了《诸城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引进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术技术带头人、中青年专家及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拨付科研启动费和安家补助费,以优厚的待遇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高地;搞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首席技师和农村实用人才的评选,激励各类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9.94万人,其中,中级职称2.41万人,高级职称5651人;从事技术创新的工程技术人员占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31%。全市仅在青岛就设立各类研发机构14家,先后吸引600多名外来科技人才来诸城建功立业。(李 蕊 谢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