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沐科技春风 建创新强县——陵县科技工作纪实

2011-12-27 16:04:39   作者:记者 李冬阳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任功玉局长(左二)到企业指导工作

    2010年7月15日,以谷神集团为牵头单位,山东省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陵县成立。联盟的成立使掌握国内大豆加工领先技术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聚在一起,对促进陵县大豆深加工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陵县科技工作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为牵动,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创新有为,求真务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不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科技部日前组织的201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中,陵县以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据陵县科技局局长任功玉介绍,陵县应用高新技术、信息化技术,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力度,促进了传统产业生产工艺、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支柱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机械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为重点的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带动能力强、规模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地位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的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陵县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爆发力和最具推动力的先导性产业。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8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5家。全县累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97577万元,同比增长36.8%(截止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累计开发新产品26个,开发新技术48项,企业科技活动投入逐步提高,研究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


搭建创新平台 深化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陵县不断加强企业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协作和科技合作,帮助和引导企业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对条件成熟的企业研发中心申报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先后帮助谷神集团、华茂科技等企业申报了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截止目前,陵县已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这些科技创新平台的认定和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谷神集团在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后,通过加强与江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延伸产业链条,先后开发和生产了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膳食纤维、大豆低聚糖、大豆肽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并先后取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6项,申请专利25项,授权专利14项,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省政策引导类项目1项,省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1项,获得国家、省补助无偿资金近500万元。


实施六大工程  提速新农村建设


    陵县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重点实施了六大示范工程:一是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县、乡、村工程。打造一乡一业一特色,建设区域农业经济和特色农业经济突出的发展新格局。 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工程。选择星火科技型龙头企业、科技外向型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研发创新中心,通过各种方式、多种渠道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密切合作,通过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推进农产品科技品牌产业化经营。三是实施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县、乡(镇)建立“农业科技超市”,科技超市是集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科技培训,产销信息和生产资料供给等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组织。 四是实施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工程。重点推广优质苹果高光效树型改造技术,脱毒马铃薯快繁技术,棉花新品种栽培技术、玉米及小麦栽培技术等20项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五是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工程。抓好特派员选聘与对接,提升服务层次,提高服务质量。动员科技人员深入乡、村,通过 “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农业试范区+农户”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六是实施科技宣传培训工程。建立农业科技专栏,举办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利用编辑报刊、明白纸、农业小手册、科技赶集、科技宣传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推广农业科技知识,介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方法,宣传农业科技战线的带头人、农民专家等。科技作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此外,陵县整合现有各类农村信息资源,指导广大农民朋友充分利用德州市联网的12396咨询热线,解决了在种养殖方面的各种病虫害等疑难问题。还通过短信,为农民发送生产管理关键技术和病虫害预警,新农资、新良种、市场行情、企业需求、劳动致富、党的新政策重要信息,组织专家到现场搞好实地诊断,把工作做到田间地头,使广大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科技信息服务,促进生产的发展。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


新起点再创辉煌


    据任功玉介绍,“十二五”期间陵县计划在全县构建起完善的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机制,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到201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重点为打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支撑。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2015年达到5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 %以上。为达到上述目标,该县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稳定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县乡村要把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年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科技三项经费达到财政实际支出的1.4%-1.5%;设立陵县高新技术产业引导资金,努力做到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鼓励企业加强研究开发和人员培训投入,推动其成为技术投入主体,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应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县直重点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应积极创建市级以上技术开发中心,其研发投入应不低于3%。
    二是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培训,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发展各类继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满足陵县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各类、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兴办培训机构,加强职工在岗培训,强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绿色证书制度。
    三是不断加强对外科技合作。鼓励陵县科研单位、学校、企业开展与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省科学院等的科技合作。积极探索以产权为纽带的紧密合作模式,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政策,吸收更多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管理要素入股,构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继续抓好科技招商活动,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联合,采取多种措施和形式,吸引国内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来陵县合作创办科技企业,兴建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与国外专家合作,充分利用国外科技环境、试验和采购条件,开发国际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品。
    四是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抓好新兴产业发展,加速高端技术、产品和企业的聚集,加强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发、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技术产品,全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设计、制造、装备和管理水平;大力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认真抓好省级、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重点支持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打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
此外,围绕节能产业,重点支持利用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节约和替代石油、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围绕发展高铁经济,创建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高地、科研人才高地和高科技产业高地—东方科技城。这也是配合德州东部新区发展战略,加快德陵对接的重点工程之一。
  任功玉表示,陵县科技局将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实现科技事业跨越式的大发展,使陵县科技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