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2011年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名单,邹城市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3人被授予2011年度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称号。
近年来,邹城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保障政府科技投入,强化科技项目引导,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科技惠农工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进步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一是完善科技政策环境。科学制定《邹城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强化政府科研投入,2011年,邹城科学技术支出预算达到4546万元,占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38%;修订完善了《邹城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设立科学技术最高奖,奖金15万元,将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提高到2万元、1万元和5000元。二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制定出台了《邹城市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的实施意见》,设立邹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基金,每年列支2000万元,专项用于引进培育扶持一批科技型企业;今年以来,全市企业累计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承担上级科技计划15项,争取无偿科研经费1370万元,22项科技成果获得济宁市科学技术奖;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济宁市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13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三是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列支760万元专项用于启迪(邹城)科技园建设,重点围绕“6个1”规划,启动实施了科研平台创新工程和中小企业钻石培植计划。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级煤化工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博士后工作站1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省级星火培训基地1处、济宁市级院士工作站3家、济宁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1家。四是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依托中科院、上海交大、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等高等院校,采取共建技术研究中心、申请科研项目、申报院士工作站、聘请企业技术顾问、建立产业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加强同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已与中科院、山东大学、山东省农科院、清华科技园等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五是深入实施科技惠农工程。大力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工程,有效促进科技与农业需求的对接。今年以来,累计实施科研项目16项,引进推广新品种12个、新技术15项,组织鉴定验收省市农业科技项目8项,组建了肉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获省科技厅充分肯定,被推荐申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刘德兵)